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4年07月25日 11:32 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王梦(华北电力大学党建思政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能源工作,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我国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百年变局下世界能源发展大势、把握我国能源转型历史主动、因应现代化能源强国建设要求,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系统阐明了我国能源发展内在规律,是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根本行动纲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能源发展形势,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俄乌冲突导致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剧烈震荡、人为因素汇聚累积的极端气候现象层出不穷、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困难重重……诸多世界性问题愈演愈烈,此之变局席卷了世界每一个角落。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当前阶段下,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现代经济发展在中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各国政府都尤为重视能源问题,国际社会也将其视为世界性战略规划,上升到国际战略层面。此外,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个别国家为维护既有利益,不断采取政治、贸易等手段遏制有关国家能源产业发展,严重干扰了全球能源生产供应链的有序重构,严重影响了全球能源贸易的安全性。

  从国内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其贯穿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实现“双碳”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立足我国“富煤少油少气”的自然资源禀赋来推进“双碳”工作,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真正确保能源安全。此外,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体制机制变革、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开展更广阔的能源国际合作等等都是我们亟待开展的工作。

  新时代能源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新时代以来特别是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进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和变革性实践,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安全发展道路。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转变能源消费方式,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年均3%左右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3年的55.3%,我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度超过40%,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稳定足量的能源供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十年来,我国煤炭先进产能不断释放,油气管网总里程翻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天然气产量自2017年起连续7年每年增长超100亿立方米,可再生能源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是能源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取得了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新能源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光伏发电技术迭代加速且不断刷新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水电全产业链全球领先,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蓬勃兴起,能源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能源体制机制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制度屏障。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能源行业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推动放管服改革、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广泛惠及市场主体和人民。

  开放合作是中国能源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能源行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开放空间,务实推进重点能源资源国合作,推动建立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多个合作交流平台,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和国际油气合作区块进一步巩固完善,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必须深刻领会并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不断强化新时代能源事业的使命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蕴强大能源力量。

  突出绿色低碳,积极引导能源消费转型。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能源消费侧转型牵引作用,能源消费转型在缓解能源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多措并举推进能源消费转型升级,一是应继续宣传和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推广全民“节能降碳”理念,为清洁能源消费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三是在终端用能方面,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积极推广新型用能方式,促进形成能源消费新模式。

  突出安全高效,不断提升能源自给能力。供给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首要要求。一方面,要强化传统能源存量安全,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为此,我国在不断提升自身供给实力和抵御风险韧性的同时,应加强本土油气资源勘探力度,不断完备能源产业供应链,并结合地缘政治、国际市场等因素,继续坚持能源多元化进口渠道。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非传统能源增量,加强新能源开发建设,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着力完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实现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基础之上的传统能源有序退出,有计划分步骤实现能源转型升级,提升自身能源供给硬实力。

  突出科技自强,推进能源技术自主创新。当前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页岩气、可燃冰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引发了产业革命,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能源格局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必须抓住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通过自主创新,解决能源资源约束给国家安全带来的风险。首先,加强能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能源系统深度融合,使能源全产业链实现透明、灵活、可控,推进能源全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其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能源技术攻关,攻克技术短板,推进重大能源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核心科技硬实力。

  突出激发活力,优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双碳”战略的窗口期,能源是主要攻坚区。一方面,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统筹国内国际、能源与其衍生产品间的联动关系,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另一方面,健全政府应急兜底机制。在面对国内外环境极端变化、能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能源供给失衡等市场无法自主调节的能源安全风险时,要及时进行政府干预和调节,发挥大型央企能源保供的“压舱石”作用。

  突出互利共赢,强化扩展国际能源合作。坚强稳定的国际能源合作可以有效防范外部输入性因素对能源安全的冲击。在思想层面,要秉持正确义利观,遵守国际规则和法律规范。在运营好现有项目的同时,着力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争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国际关系,展现中国企业良好形象。在实践层面,强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体系建设。在涉及能源贸易、能源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技术标准等多领域开展合作,鼓励我国企业在能源勘探、开发、利用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建立更加充足稳定的能源供给。最后,要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清洁能源合作开发利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积极参与推进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建设,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4MS080]研究成果)

  [ 责编:刘梦甜 ]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