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吴博:热爱与坚持让梦想开花

吴博:热爱与坚持让梦想开花
2024年07月27日 16:01 新浪新闻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和平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塔里木河畔的万亩棉花进入生长关键期。顶着炎炎烈日,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研究室副研究员吴博又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从6月中旬开始,棉花就进入开花期,我们最近都在地里,要抢在棉花最佳成铃节位的花期结束前完成杂交组合。”7月12日一大早,记者跟着吴博的脚步,驱车前往距离市区15公里外的棉花试验田。

  将车停在棉花地旁,吴博便一头扎进地里,在一株棉花前弯下腰来,轻轻捏住乳黄色的花朵对花蕾去雄,随后他采来组合父本的花进行授粉,三两下就熟练地完成了一例杂交组合。

  “授粉是个细致活,要谨慎小心,不能伤了母本的柱头,关键是要挑选出合适的父母本。”吴博说着话,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下。

  做完杂交组合后,吴博拿着厚厚的记录本,开始察看棉花的长势情况,并详细记录在册。

  百亩绿油油的棉田里,点缀着红色紫色的花朵。棉田深处,吴博朴素的穿着与其融为一体。

  作为土生土长的兵三代,吴博从小就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吴博每年都要去棉花地里解放棉苗,给棉花打顶,抓棉铃虫,拾棉花,对棉花习性的了解也在逐年增加。

  “兵团职工的子女,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2007年,吴博本科选择就读塔里木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毕业后,吴博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于2014年顺利从塔里木大学作物专业毕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吴博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怀着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他来到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棉花栽培育种工作。

  刚参加工作没有经验,从课堂到田间,从理论到实践,吴博一时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为此,他每天跟着所里的前辈虚心学习,拿着记录本在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但为了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吴博顾不得汗水湿透衣服,经常蹲得双腿发麻,回去还要分析处理各种数据。

  “当时我主要做棉花的栽培试验和各种试验调查,基本天天都在地里,虽然辛苦但是收获很多。”吴博说。

  在科研工作中,吴博总是在提出疑问、解答疑问、验证疑问。针对棉花脱叶不彻底,机采含杂率高的问题,吴博申报开展机采陆地棉脱叶剂敏感性材料的研究及筛选项目,从去年开始做相关试验研究,测定棉花品种生理生化指标,观察记录每一节的脱叶情况,他设想的是从较早熟的品种进行鉴定选择,杂交组配,通过系统选育,寻求在棉花品种方面实现突破。

  “通过完整脱叶,能有效改善棉花纤维品质,节省田间管理成本,从而增加种植户的效益,具有实际生产意义。”吴博说。

  培育一粒种子往往要经过常年反复的系统选育,参与到育种工作中,吴博更是全身心投入,每年都要完成90个左右的杂交组合,种下近4000份育种材料。

  从播种开始,吴博每天蹲在地里观察、选择、记录,优中选优。年复一年,吴博共参与培育出“新陆中85号”“阿农陆1号”“新海54号”3个品种,参与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89.22万亩,新增产值17801.89万元,产生原种经济效益202.27万元。

  作为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阿拉尔试验站的成员,吴博积极参与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棉花品种的展示及配套栽培措施的研究,探索南疆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以及降解地膜、减肥减药、化学打顶、保铃剂等技术的应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年来,吴博参加完成课题21项,参加在研课题10项,主持完成兵团课题1项,获2023年天山英才计划支持,先后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师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期刊2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

  目标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热爱与坚持让梦想开花。”吴博说,他将传承好老一辈育种人执着坚守的精神,把棉花栽培与育种事业干好,把优质棉种推广到千家万户。

   记者手记

  吴博是土生土长的兵三代,从小与土地、棉花打交道,让他对兵团农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进入科研行业,他坚守在田间地头,顶着风吹日晒,年年观察记录棉花的生长情况,优中选优、坚持不懈,只为选育出一粒良种。

  10年如一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吴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情怀和梦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