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亚留学生米娜:在西安播种友谊之花

中亚留学生米娜:在西安播种友谊之花
2024年07月29日 14:55 西部网

图/文 惠璇璇 杨晏宁 王靖升图/文 惠璇璇 杨晏宁 王靖升

  第一次见到米娜,是在一家蔬果店里。棕黄色的皮肤,鼻梁高挺,五官深邃,再加上一头乌黑的卷发,是典型的中亚长相。但她介绍起瓜果蔬菜,给前来采买的人称重结账,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还能说上几句陕西方言,这着实让人意外。眼前这个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女孩,和陕西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今年20岁的米娜,刚刚结束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汉学院本科阶段的学习,未来,她还将继续留在西外攻读硕士。回首四年的本科时光,米娜最大的感受是“丰富”和“精彩”。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做志愿者,在大唐不夜城表演中亚的茶艺与舞蹈,在2024年“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欢送招待会上演唱《欢迎来到我的苦盏市》,被邀请作为中亚五国学生代表之一出现在2024年丝路春晚……四年期间,米娜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也练就了一身“能歌善舞”的本领。

  但让米娜觉得意义最重大的,还是去年的中国-中亚峰会,米娜作为志愿者为来自各国的宾客、记者讲解兵马俑、“一带一路”的故事等人文领域的发展历程。“会议现场的布置非常精美,让我觉得特别震撼,能够参加这样的盛会,我很开心,也觉得很荣幸。”米娜告诉记者,随着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带给中亚留学生的“福利”也越来越多。“去年,我们学校还发了西安市‘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专项奖学金,这对中亚留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意义非凡。”

  如今的米娜已经成了能够熟练运用中文的“西安娃”,这和五年前她的状态大不一样。米娜回忆,初到西安时,自己只会一些简单的词句。因为不太会交流,那一个月,她天天都去同一家店里吃兰州拉面,最后老板都记住了她,一见到米娜就知道她要点什么。为了攻克语言的难关,米娜在辅导班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2020年,米娜顺利通过中文四级,正式申请到西外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读。

  “在西外,我开始系统地学习汉语。我特别感谢我在西外的第一位汉语老师,他非常有耐心。最开始学汉语拼音的时候,老师不厌其烦,一个声调一个声调给我们教,不停地带我们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授方式,我的汉语基础部分学得很扎实,汉语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回忆起在学校学习汉语的点滴,米娜还不停地用手比划着汉语的四个声调。米娜称,自己的中文名字也是这位老师起的。“老师说 ‘娜’字有漂亮、美丽、擅长跳舞的寓意,‘米娜’和我塔吉克斯坦的名字音译过来比较像,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

  米娜的外公是一位商人,年轻时与中国有过贸易往来。米娜回忆,小时候,外公总能给她讲起很多在中国的“新鲜事”。那时候,她经常能在各类商品上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样,对中国充满好奇。后来,她在课本里、在电视上、在人们口口相传间,逐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度,并且心向往之, “到中国去看看”的种子就在那时悄然种下。

  13岁时,恰逢母亲的一位在上海工作过几年的同事回国,这位同事会说汉语、懂中国文化,米娜便跟着他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但一直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部分。直到2019年,米娜终于坐上了由塔吉克斯坦飞往中国的航班,正式开启了她在中国的求学之旅。“当时,正值升学阶段的我想要到中国读大学,恰好我姨妈家的姐姐在西安留学,她就帮我选好学校,办理好手续,我顺理成章来到了西安,来到了西安外国语大学。”

  在学校里,米娜和各国留学生一起,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学书法、学做菜、学舞蹈,穿汉服、背古诗、逛景区……“我最喜欢唐朝的衣服,色彩鲜艳,款式也适合我。而且现在,我还学会了写中国的毛笔字,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尝试着写了对联,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米娜说,学校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让自己的课余生活不再无事可做,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认识了全面、立体的陕西。“我非常非常感谢西外,学校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机会,让我站上更广阔的舞台,结交了许多要好的朋友。” 米娜说。

  也是在西外,米娜认识了现在兼职的蔬果店的老板。疫情期间,米娜曾在学校果蔬超市做志愿者,这不仅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还让她与老板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蔬果店老板就像我的亲姐姐一样,她教我做中国菜,比如西红柿鸡蛋面、烩面片、青菜炒平菇、油泼辣子......以前是他们给我做饭,现在我经常给他们做,而且做得还不错。”米娜称,没其他安排的时候,自己就来蔬果店帮帮忙。老板是宝鸡眉县人,不久前,米娜还和他们一起回老家摘了猕猴桃。而最让米娜动容的是,这位“亲姐姐”在米娜与妈妈视频时许下承诺:“你放心,你的女儿有我们照顾。”

  5年前来中国时,米娜只有16岁,父母不放心,她自己心里也有些忐忑。“临走的时候,妈妈陪我去办签证,都在偷偷掉眼泪。家人都非常担心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习惯在中国的生活。”米娜刚到中国时,妈妈一天会打很多个视频电话,会问自己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饭、睡得好不好、上课能不能听懂……“其实,她不用这么担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热情,还特别照顾我。我第一次坐地铁就是在西安,我的家乡没有地铁也没有双层公交,但是西安有。”米娜说。

  现在的米娜,喜欢吃biangbiang面、水盆、羊肉泡馍,以前不怎么吃辣的人,现在爱上了陕西的油泼辣子。闲来无事时,她会和三两好友逛逛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曲江池,还学会了包饺子、剪纸和太极拳。初到西安时的米娜性格内向,不敢和大家交流,现在的她已经参加了好几次演讲比赛,并且拿了奖。在西安,她交到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逐渐从“I”人变成了 “E”人。“现在我有空的时候就会拿一本汉语书,打电话读给妈妈听,让妈妈也学几句简单的汉语。我还有个弟弟正在读高三,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以后也能来中国留学。”米娜说。

  课余时间,米娜还会通过社交软件和新闻平台关注塔吉克斯坦的动态,看到现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米娜打心眼儿里觉得开心。“我经常会在一些新闻视频里看到自己国家的场景,感觉熟悉又亲切。国人举办各种仪式,欢迎中国人去做客,那些热闹的场面,看得我都想加入。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塔吉克斯坦的人,我想我也是在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着一份力量,心里觉得非常自豪。”7月初,米娜还受邀参加了央视的节目《互鉴》,向全国观众分享了在陕西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来西安5年了,我逐渐喜欢上了这里,并且想一直留在这里。”米娜说。

  暑假,米娜打算回家乡看看。这次回去,她准备给家人带一些陕西特产。“我想带一盒茶叶,再看看有没有方便携带的小吃拿给他们尝尝。回家以后,我还打算给他们做几次中国菜。虽然他们不怎么吃辣,但我相信,有些菜吃一次就会爱上。”米娜称,自己已经学会了陕西油泼辣子的做法,基本的家常菜也会做一些。“我的家乡在塔吉克斯坦苦盏市,也叫胡占德市,现在是个不错的中亚旅游胜地。也非常欢迎大家去我家玩!”米娜说。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西安大厦高楼是一座连着一座,在西安人的心中这是西安人的歌……”采访尾声,米娜唱起了在西安学会的“西安歌”,还和记者“比拼”起了陕西话。“么麻达、撩咋咧、美滴很,这些我都会说。”米娜说着,不禁笑了起来,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的塔吉克斯坦女孩似乎已经成了地道的“西安娃”。她告诉记者,希望自己以后能留在西安工作,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为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

  编辑:胡一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