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民论坛网评 |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人民论坛网评 |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2024年07月29日 15:42 人民论坛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包含有钟鼓楼、故宫、天安门等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更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着力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建成以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为引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为基石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系统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持续提升。面向未来,要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相关条例制定修订工作,加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为我国文物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非遗之美跨越千年,是因为有一代代人的持续呵护和接续建设。2021年,我国出台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明确陶瓷、壁画彩塑、纸张书画、金属、木作、泥瓦作等共13个职业方向,文物修复师开始作为一种新职业而存在。目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1.6万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身负各式绝活,在城市、在乡间心无旁骛、坚守匠心。非遗保护,关键在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加强高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完善文物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为文物工作者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加快培养一批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浓厚氛围。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激发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各地正积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传承历史文脉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群众认识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在江西景德镇,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非遗文化作为“开学第一课”,有的让学生体验舞龙项目,观赏木偶戏,有的让学生们一同剪纸、做灯笼,还有的把非遗传承人请进学校,与孩子零距离交流……“活”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我们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全过程全链条,唤起全社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守护文化瑰宝、守望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作者:艾鹏)

文物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