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沿着足迹看新变|黄骅港:智慧“大脑”让煤炭作业更高效

沿着足迹看新变|黄骅港:智慧“大脑”让煤炭作业更高效
2024年08月10日 08:02 河北新闻网官方

  

  【温暖回响】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忙碌。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7月23日,工作人员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忙碌。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7月30日上午,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30米高的装船机高速运转,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运送到码头旁的润华817号货船。

  手持移动终端,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装船指导员罗金恒登上货船,查看煤炭装船情况。移动终端显示,到当日10时,煤炭装船量为45420吨。

  “煤炭来自2公里外的堆场,通过取料机被输送到皮带机上,到达装船机后,再被运往船舱。”罗金恒说,在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协同作业下,一小时可输送5500吨煤炭,装满这艘8万吨级货船只需15个小时。

  让记者大开眼界的是,这些生产工序,竟不需要人工操作,而是全部由公司的智慧“大脑”指挥完成。

  这个智慧“大脑”,就是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投入使用的生产运营指挥系统。

  为打造智慧港口,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提高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能力,2023年6月,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新的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并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

  在这个新的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建成前,原有生产运营指挥系统调度范围局限在港区内部,只能针对煤炭装卸进行调度。现在,新的生产运营指挥系统调度范围延伸到了煤炭运输的上下游,不仅能对煤炭装卸进行调度,还连通了煤炭产地和铁路及目的港等数据,打通了全产业信息链条,实现了一体化生产计划协同、卸车调度协同和装船调度协同。

  随后,记者来到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一块长25.4米、高5米的巨型屏幕映入眼帘。这是该中心的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大屏。

  “呼叫生产三部中控调度员,靠泊302号泊位的华江807号货船下达装船计划,请执行。”生产指挥中心值班主任杜玉鹏一边拿着对讲机通话,一边密切关注着大屏上实时更新的货船信息。

  记者在大屏上看到,上面不仅有铁路列车、堆场、货船等运行数据,还有煤炭产地的生产数据、朔黄铁路黄骅港站列车数据。货船离港后,其航行到目的港的虚拟路线用绿色线条标出,直到货船到达目的港后,线条才会消失。

  “黄骅港正向智慧港口迈进。”杜玉鹏说,通过系统大屏,调度员能够提前获取上游煤炭矿区装车和下游发电厂煤炭库存信息,以及3天内到港货船信息,并据此制定港口煤炭作业计划,实现一体化生产计划协同。

  同时,根据大屏上的列车运行信息,卸车指导员还能为13台翻车机分别编制卸车计划,实现卸车调度协同,进一步压缩作业时间。大屏还实时显示码头17个泊位在泊货船的装船进度等信息,实现装船调度协同。

  高效协同作业,改变了港区传统生产调度模式,也提升了煤炭港区的作业效率,增强了港口竞争力。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骅港煤炭港区累计完成煤炭进港11084万吨,同比增长10%;完成煤炭下水11000万吨,同比增长9.3%,煤炭进出港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

  现场评

  智慧港口“会说话”

  一场小雨后,再次踏访黄骅港煤炭港区,记者见到了一个“会说话”的智慧港口,智慧调度、作业等场景,在这里都“说”得明明白白。

  “会说话”的装船设备,“说”出了智慧作业新方法。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2023年6月起,煤炭港区通过综合5G、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对舱口指挥指令实时识别、实时响应,实现了智能装船,港口作业越来越智慧、高效。

  “会说话”的智能指挥系统,“说”出了港口转型升级新路径。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黄骅港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为港口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科技创新和应用成为当下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科技赋能,智慧先行。随着5G技术、智能化装备等的全面推广和运用,在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赛道上,黄骅港正积蓄能量,加速奔跑。“会说话”的智慧黄骅港,将向人们讲述更多高质量发展新故事。(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

黄骅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