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兵团姑娘的“翻山”之旅 ——记巴黎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银牌获得者安琦轩

兵团姑娘的“翻山”之旅 ——记巴黎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银牌获得者安琦轩
2024年08月17日 21:00 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妈妈,我进了奥运会参赛名单。”

  “妈妈,我拿到了奥运亚军。”

  从7月9日出发巴黎,到7月28日夺巴黎奥运会射箭女团亚军,这是安琦轩与家人为数不多的交流。

  两句话,落在母亲王秀萍心里,是千金分量。

  11年,女儿一步步从业余体校走向奥运赛场的身影在她眼前闪过,坚定、坚韧且全力以赴。

  7月28日,中国射箭女队在射箭女子团体决赛中以4比5惜败韩国队,获得亚军。

  8月9日,结束巴黎奥运之旅的兵团姑娘安琦轩,在鲜花和掌声中回到家乡。

  这是中国队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的最好成绩,安琦轩创造新疆射箭历史的同时,也成为继王洁之后新疆第二位获得奥运会银牌的选手。

  在奥运会上,最精彩的不仅仅是夺金。这些突破与超越,欣喜与遗憾,一样动人、震撼。

  “未来刚来,我期待站到最高的那个舞台。”这个24岁的兵团姑娘,从接触射箭项目,到曾经迷茫,再到逐梦奥运,一步一步翻山攀岩,越发笃定坚韧。

  这是体能和精神上的双突破

  ——这场比赛,我不是准备了3年,而是整整7年

  7月28日,埃菲尔铁塔下的荣军院,安琦轩携手队友杨晓蕾、李佳蔓站上领奖台,她们接过的虽是银牌,但“含金量”十足。

  决赛中,安琦轩与队友在大比分0比4落后的绝境中奋起直追,与对手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最后决胜局的结果是27比29,中国队距离翻越“韩国射箭”这座大山仅差之毫厘。

  “有一点点遗憾,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努力了,值。”与创造历史就差一步之遥,但这个24岁的姑娘自信、淡定、洒脱。

  “这一块银牌意义非凡。韩国队蝉联了九届奥运会的反曲弓女子团体金牌,但是中国射箭女团体拼到了最后一箭,她们的表现足够惊艳,这对新疆射箭队来说更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新疆射箭队女队主教练宋俊杰说。

  “安琦轩作为国家队压轴的运动员,在这样的大赛中,扛住了压力,她的稳定发挥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队能获得亚军的关键人物。”新疆射箭队教练赵卫华对弟子的表现十分欣慰。

  “这场比赛,我不是准备了3年,而是整整7年,虽没有创造历史,但从0比4坚持到拼完最后一支箭,我全力以赴了。”安琦轩说。

  7年前,安琦轩备战过东京奥运会,就在队内最后一场选拔赛时,她被杨晓蕾反超,痛失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一路从昌吉业余体校到自治区射箭队再到国家队,凭借着天赋与刻苦,安琦轩一路顺利,落选东京奥运会成为她最艰难的一道坎。

  遗憾、失意、自责汹涌而来,三个参赛名额,她第四名落选。

  疲劳、困惑、坚持、奋斗……复杂的情绪层层包裹着安琦轩。最终,在教练、家人的及时安抚下,她接受现实,并把精力放在了当年的全运会中。

  竞技赛场,残酷也精彩。这次失意,彻底磨炼了安琦轩的心境。

  安琦轩在很多方面逐步改变,目标更坚定,训练更刻苦,在巴黎奥运备战周期,她的状态与表现渐渐稳定。

  不惧艰难、不畏强手、敢于挑战,刷新纪录、创造历史、突破极限。她越来越强。

  4月28日,世界杯上海站,安琦轩搭档李佳蔓、杨晓蕾以6比2战胜韩国射箭女队,首夺该项目冠军;5月26日,在世界杯韩国站比赛,安琦轩搭档李佳蔓、许智芸,5比4战胜韩国射箭女队,再夺冠军。

  这是体能上的突破,也是精神上的突破。今年,她不仅拿到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还站上了领奖台。

  胜利源自不断超越

  ——面前的山再高也要翻过去,过去了,就有属于自己的天

  记者见到安琦轩是在自治区体育局体育训练二大队的训练场,1.8米的高挑身材,细长灵动的双眼,白皙的皮肤,一头利落短发,穿着国家队队服,整个人英姿勃勃。

  回家后的安琦轩,像所有爱美的女孩一样,画上了淡妆、做了闪亮的美甲。

  她伸出双手,给记者看她的美甲。她右手的三根手指明显比左手粗,双手虎口满是厚厚的老茧。那是常年训练才能留下的痕迹。

  “平时训练不能搞这些,奥运会结束后,抓紧在北京做的,等训练开始就要卸掉。”安琦轩爱笑,笑起来眼睛弯弯,声音清脆,与赛场上冷静老练的样子完全不同。

  安琦轩12岁已长到1.7米,还活泼好动。

  姥姥玩笑说:“这孩子适合体育,说不定以后能培养个‘小郎平’”

  安琦轩一家是郎平的粉丝,都希望她能试试,当时昌吉没有学排球的地方,想着学学篮球也好。

  2013年,母亲带着13岁的她去昌吉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碰到了当时的射箭教练伊冬云。

  伊冬云看她个高、手臂长,是个射箭的好苗子,当即说服母女俩去试试射箭。就这样,安琦轩开启了射箭运动生涯。

  一年多的训练,安琦轩展现出射箭天赋,训练也异常自律刻苦。

  2014年,在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她一举夺得丙组5枚金牌,随后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体育训练二大队。

  2017年进入国家队;2018年,17岁的她获得全国射箭冠军赛女子个人赛冠军。此后,她多次站上国内和国际比赛的领奖台。

  “她练习的自驱力很强,目标坚定、生活自律,几乎不用我们操心,从国家队回来,还会保持早晨6点开始体能训练的作息。”宋俊杰说。

  安琦轩带着记者,走在她坚守了10年的训练场上。周边一排排与她一起成长的果树, 已亭亭华盖、缀满果实。

  10年射箭,有高光,也曾低谷。除了在国家队,安琦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射箭运动是一个孤独项目,每天8至10小时训练,运动员要在极度枯燥的重复训练中完成与内心的对抗,形易练,心难修,是运动员与自己的较量。

  安琦轩有自己的调解方式,她拍照、去骑马、到处走走看看。她的手机相册里,记录着她枯燥训练生活的另一面。即便这样的时刻极短暂。

  她的手机收藏着一张照片。在夕阳笼罩的河北阿那亚海滩,女孩面朝大海,海风吹起她的长发,她迎风笑得明媚。

  后来,为备战巴黎奥运会,她剃了光头,并勇敢接受别人的异样目光,坦然训练。

  “面前的山再高也要翻过去,过去了,就有属于自己的天。”她说。

  有时遇到瓶颈,她索性不练,找教练诉说,直到把内心所有的压抑全部倒干净,又或者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写书法,让自己静下来。

  教练赵卫华说:“这些都是她缓解情绪的方式,心理上沟通到位,继续在训练中较劲。”

  领奖台背后的动人画面

  ——欠了她一个芭比娃娃,一直想送她,又担心让她想起那些错过的童年

  “转眼,宝贝已经长大,在她童年的时候,没有给她买芭比娃娃,成了我的遗憾。”

  三坪农场,安琦轩家里,王秀萍看着摆放在客厅,一张拍摄于2018年,中国射箭队备战第50届射箭世锦赛集训合影说道。

  王秀萍提到,那时很多同龄的小女孩都玩芭比娃娃,安琦轩也向她要过,但是她考虑到女儿训练会分心及当时的家庭状况,拒绝了。

  这些年,王秀萍遗憾的不是一个芭比娃娃,而是女儿缺失的,那些同龄人该有的快乐与肆意。

  2013年,进入体校的第一年,安琦轩在云南集训,高强度的训练和初次离家的无助,让13岁的她难以坚持,哭着打电话让妈妈接她回去。

  “她第一个不在家的春节,我担心的整夜睡不着,但不想她就这样放弃了。”王秀萍硬下心,没有去接女儿。

  熬过了那半年训练,在次年的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14岁的安琦轩首次参加大型赛事,一举夺得丙组5枚金牌,并顺利被选入自治区射箭队。

  在安琦轩的卧室,除了一张温馨整洁的床外,只有大大小小12个各种颜色的行李箱。

  因长年在外训练、比赛,安琦轩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匆匆地来,匆匆地告别,对他们而言,聚少离多已成习惯。

  奥运会期间,32进16、16进8、8进4……到最后那场巅峰之战,王秀萍和丈夫守在电视机前,一场不敢错过。

  看女儿站在奥运会的颁奖台上,戴上银牌的那刻,王秀萍和安琦轩在昌吉体校的教练们一起欢呼,流泪。

  他们比谁都清楚,从自治区运动会到全国射击冠军赛、射箭奥林匹克锦标赛、世界杯,再到巴黎奥运会,安琦轩一路走来的不易。

  王秀萍和丈夫没有发朋友圈,没有在亲友群报喜讯。这个家,保持着以往的平静与低调。

  家里的电视柜前放着一个玻璃摆台,上面印着《曾国藩六戒》。2023年,安琦轩休假,带回这个摆台,一遍一遍耐心地给父母解释六戒。

  王秀萍明白女儿的深意。

  女儿载誉回乡,夫妻俩也只在家等着,直到收到体育局的接机通知,才激动地请假、订花、换衣服。

  像中国最传统的父母一样,他们给孩子最好的托举,当孩子高飞后,又默默退后,只留给孩子最好的祝福。

  “希望有一天在奥运赛场上,国旗能为她升起,国歌能为她奏响,为国争光,不辜负多年付出。”这是王秀萍最想告诉女儿的话。

  与安琦轩一同训练多年的好友李新鑫说:“坚持本心,目标坚定,专注力强,安琦轩一步一步地扎实前行,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高处的星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