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们都是收信人】班搞:“回归之乡”的幸福生活

【我们都是收信人】班搞:“回归之乡”的幸福生活
2024年08月20日 09:23 云南网

  汽车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穿行,一路云海翻滚、林海蓊郁,阿佤山起伏连绵,南滚河急速奔流,尽显极边之地的气象万千。

  不知转了多少个弯,将行至谷底时云雾稍稍散去,班搞村便出现在眼前。绿荫掩映下,村庄好似被四周青山温柔地揽在怀中。

  班搞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与缅甸相邻,有着10.3公里边境线。佤族、傣族、拉祜族、汉族群众世居于此。随处可见的参天榕树,静静诉说着悠久历史。

  班洪抗英、班老回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渝!”《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的字字句句,今天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1960年,班老重回祖国怀抱,中国最年轻乡镇的新发展由此启程。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鼓舞着各族干部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立秋之日,记者走进班搞村蹲点采访,看边境村寨的新变化,听“回归之乡”的新故事。

  

  班老乡班搞村群众在广场上载歌载舞。

  “共产党西代勐!”干群同心 发展提速

  下午3时,班搞村勐弄自然村的党员活动室坐得满满当当。

  “我想先给大家讲讲,我们10个老支书为什么要给总书记写信?就是为了感恩!”

  说话的是班洪乡班洪村的老支书胡德学。当天,他受邀到班搞村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坐在他旁边的是班搞村老支书尼红,两位老人都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

  74岁的胡德学声音洪亮、脊背挺直:“以前我们佤族同胞刀耕火种,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泥巴路。今天的幸福生活靠什么?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

  作为抗英英雄班洪王胡玉山的后辈,胡德学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亲眼见证了阿佤山的发展变迁。

  暑假回乡的大学生们身着民族服装,也来聆听宣讲。胡德学的目光停在他们身上:“今天年轻人都穿得漂漂亮亮,我心里也热乎乎的。过去呀,我们一年才得一双鞋子穿。”

  忆往昔、看今朝,让大家产生强烈共鸣:“共产党西代勐(佤语:非常好)!”

  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大伙儿清晰记得,班搞村点点滴滴的发展变化,都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家的改革发展紧密相关。

  与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同步,2021年,班搞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至今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类资金达2500万余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5万元跃升至1.9万元。“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成为新时代各族干部群众的神圣使命。

  宣讲结束后,记者随着村民来到村里的“观景台”,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巍峨,长风天来,蝉鸣鸟声不绝于耳。

班搞村发展了辣椒产业班搞村发展了辣椒产业

  “你们来晚了,下面那大片是我们的辣椒基地。”村民陈秀英为记者错过辣椒丰收的景象稍感惋惜。傣族少女向佳瑞指着基地旁的河流:“那就是南卡河,过去就是缅甸啦。”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热情介绍中,班搞村的发展脉络清晰起来。过去,傣族群众擅于处理瘴气疟疾,生活在坝区;佤族群众习惯打猎,聚居于山上。1960年班老回归后,傣族兄弟让田,佤族兄弟下山,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守护好祖国领土。

  班搞村党总支书记王强搀扶着尼红来到观景台上。他2021年接过“接力棒”,村里每逢发展大事,这位“90后”新支书都要听听老支书的意见。村民们或坐或站,围拢在新老支书周围共话村庄发展。

  如今,班搞村的9个自然村建起了党支部,带领405户群众谋划发展、建设家园、守土固边。

  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尼红还在反复叮嘱王强:“这几天下雨,我看路上有点小塌方,要赶紧发动群众清理,不能等靠要。”

  “佤山日新月异!”产业成林 生活如蜜

  一条8米宽的产业路延伸着,一眼看不到边。路旁牛圈里,一个壮实的身影正挥舞着笤帚进行清扫。此时是上午8时30分,村里的产业大户、“95后”佤族小伙陈明龙已在自家的牛圈忙碌了1个多小时。

  肉牛养殖是班搞村的传统产业,过去管理粗放、发展零星。村民们打趣说,以前牛都在山上吃“自助餐”。2021年,班搞村争取到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仅去年至今就发放近1600万元,肉牛养殖迅速扩至1000余头。

班搞村肉牛养殖发展到1000余头。班搞村肉牛养殖发展到1000余头。

  陈明龙贷款20多万元,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贷这么多款不担心还不上吗?”记者问。他微微一笑:“不会还不上。我还在帮村里建房子,还种着包谷、橡胶、茶叶。”

  来不及擦一擦额上的汗珠,陈明龙就发动摩托车,急匆匆准备赶往下一站:“村里要讲讲产业发展情况,你们也来帮我们出点主意嘛。”

  跟着摩托转过几个弯,车很快停下来,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往路旁的橡胶林深处走去。一个临时搭建的石棉瓦棚里,王强带着村“两委”成员和几位致富带头人正在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还要继续流转土地,下一步好几个产业都要引进企业来规模化发展。”“会不会有风险?”种植大户冯永红有些担忧。王强接着说:“规模化才能提高效益,党员带头,有保证的。”“说干就干了嘛。”养殖大户王建明是个急性子。

  说起产业发展,班搞村人人身上都有股憋不住的劲。这些年,村“两委”带着群众算增收账、议产业发展,这样的“田坝会”数不清开了多少回。

  班搞村在乡党委的带领下,建立起“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党员+示范户+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等。政策扶持、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体制机制完善,让守着绿水青山难讨生活的苦日子留在了历史深处,取而代之的是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多元产业。

  王强说:“我们现在有6500亩橡胶、600亩澳洲坚果、365亩辣椒基地等,如今是个个心思都在产业上。”

辣椒丰收展笑颜辣椒丰收展笑颜

  在村委会吃过午饭,趁着风停雨歇,记者沿村道漫步前行。走了不到10分钟,一阵高亢粗犷的歌声传来。小广场上,几十名群众围成圈正在打歌,有的背弩,有的吹笛,有的弹响佤族独弦琴。从祖辈传承而来的歌舞乐器,勾画出古朴的阿佤山轮廓。

  82岁的肖永青年纪最长,舞步却分毫不乱。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加入:“马上到大日子了,带我媳妇、姑娘和小娃来排练,你们也来感受下。”8月19日这天,阿佤山村村寨寨都要打歌,大家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礼赞幸福生活。

  “佤山日新月异,阿佤幸福甜蜜,我们要歌唱,就要歌唱共产党!”千百年来曲调如昨,而歌词却悄然而变,阵阵歌声回荡在阿佤山。

  “巡边雷打不动!”传承坚守 山河安澜

  晨光熹微,昨夜的倾盆大雨虽歇,积水却未退去,一层翠绿滑腻的苔衣悄悄爬上了村里的水泥路,一不小心,脚底就会打滑。

  班搞村东坝卡边境联防所前,巡边队伍整装待发。

  正值雨季,阿佤山时雨时晴,暴雨、山体滑坡等时有发生,但带队的班老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林维平不以为意:“我们每天三趟巡边,雷打不动!”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竖了起来。“出发!”一声令下,队员们的脚步齐刷刷踩过泥坑、草丛。为了跟上队伍,记者一路小跑,加上32度的闷热天气,到达159号界碑时已是满脸通红、挥汗如雨。

  这时,一身工装的界务员肖中华正在界碑前,小心翼翼地用衣袖擦拭着界碑。尽管戴着迷彩帽,但长年行走在巡边路上的肖中华脸庞还是被晒得黝黑。记者请肖中华讲讲巡边故事,他一下腼腆起来,张了好几次嘴,轻轻吐出一句:“是父辈传下来呢。”

肖中华带领联防员巡查、维护界碑肖中华带领联防员巡查、维护界碑

  一旁的巡边人频频点头,显然都清楚这句话的分量。

  159号界碑所在的南海自然村,过去并无人家。1987年,为了守护界碑和国土,肖中华的父辈们组建了垌那海联营胶队搬迁到此。勤劳的佤族群众硬是用手中的一锄一铲,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巡边护边。37年过去,村里从当初的3户人家发展到36户,村民出门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放羊就是放哨。

  从1993年接过父辈的班,肖中华在这条巡边路上已走过31个寒暑。点滴回忆涌上心头,他的话多了起来:“以前巡一次要两天,晚上只能在附近村子住,林子里毒虫蚂蟥多,有时还会遇到野猪和老熊。”说起曾经的艰苦条件,肖中华仍心有余悸,头几回巡边,他还在密林里迷了路。“现在好了,建了专门的巡逻道,骑上摩托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来回。”稍作休整,又将启程。挥别时,记者问:“还会一直走下去吗?”“肯定了嘛。”肖中华脱口而出。

  红旗迎风,党徽闪耀,巡边队伍远去的背影渐渐和边境线融为一体。班搞村10.3公里的边境线上,党政军警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稳固防线。

  身旁,湍急的南滚河穿过葱郁山谷,奔涌向前;红顶白墙的特色民居依偎绵延青山,宁静又美丽;阳光洒落水面波光粼粼,折射出耀目光辉。

班搞村与缅甸边界班搞村与缅甸边界

  总策划:何祖坤

  统筹:田静 王雪飞

  采写: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组 谭雅竹 李春林 李文诗 赵家琦

  沧源县融媒中心:关汪武 窦海蓉 马其林 李岩旺

  视频编辑:段孝钊 赵家琦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