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集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论断表明,绿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根本导向和必然结果。绿色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绿色化跃升,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打通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重点环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绿色产业为支撑、生态环境为基础、制度变革为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添新质生产力绿色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形成的生产力,核心在“新”。当前,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量子信息、虚拟现实和生物技术为重点的新技术快速迭代、广泛渗透,引发了绿色化、群体性、泛在式的产业变革。发展绿色生产力,就要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带动节能降碳、绿色环保等绿色产业爆发式增长,进一步增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能。
一是推进前沿绿色技术研发。绿色技术研发的关键在于前沿绿色科技的革命性突破。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耕减污降碳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科技研发领域,定期开展前瞻性技术预测和颠覆性技术清单编制,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打造以前沿绿色技术为“关键变量”的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加快绿色科技转化应用。绿色科技转化应用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难点在于绿色创新成果的系统性转化。唯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系统互动,才能让科技成果与市场无缝对接。坚持以要素流通为核心,超前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坚持以集聚集约为路径,依托绿色科技应用场景和示范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评估、转化平台建设、金融支持体系打造,力争实现融合性、群体性、系统性技术应用,推动绿色科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
三是推动绿色科技载体建设。以绿色创新链条的贯通性实现为目标,创建一批绿色科技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精准打通供应链的堵点和断点,健全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绿色科技创新智库,支持孵化一批绿色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拓展绿色创新的“最大容量”。
以绿色产业为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绿色化跃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生产力,产业支撑是基石。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绿色化跃升,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是推动劳动资料绿色转型。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外在尺度,低碳高效的劳动工具和产业形态表征着绿色生产力的整体效率。以经济生态化为内核,深化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扩大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云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属性劳动资料的运用,加速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二是推动劳动对象绿色转型。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循环可持续的劳动对象和能源供给体现了绿色生产力的基本特征。通过信息范式转变、新材料运用、新能源开发,更加广泛地使用包含更多技术要素的原材料,注重拓展数据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对象,降低经济发展对矿产、森林、土地等传统劳动对象的依赖,提高生态系统内部可持续性和生产能力,推动劳动对象在生产中实现绿色产出。
三是推动劳动者绿色转型。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内在尺度,高质量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具备更为先进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提高劳动者知识储备、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为核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进一步认识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规律,把教育、科技、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劳动者尽快掌握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包含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
四是推动生产要素组合绿色跃升。生产要素组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形态,资源节约的要素配置方式和投入产出关系代表着绿色生产力的综合质量。以前沿科技融入绿色生产力,创新要素组合配置,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增强绿色经济的韧性、效能和质量。
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夯实新质生产力绿色根基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华夏之貌,是千年史韵的传承,是代代相传的守护,是现代化进程的元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放眼华夏大地,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当前,发展绿色生产力必须坚持以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核心目标,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眼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环节,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坚守生态保护绿色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多样、稳定、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紧紧围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识别和评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二是强化生态建设绿色动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谐、系统、有序的生态建设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等,夯实生态本底,做强绿色产业,依靠产业收益反哺生态建设投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转化的闭环机制。
三是激发环境治理绿色活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期待。环境治理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让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根基更加牢固。
以制度变革为保障构建绿色生产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当前,推动绿色制度变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制度变革既包括对现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绿色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变革,也包括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
一是促进居民消费制度绿色变革。构建绿色生产关系,将引领劳动资料绿色跃升,催生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光伏、综合能源服务等绿色消费场景,带动居民绿色消费能力升级。应当通过税费优惠、政府补贴等激励措施增强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产品的偏好,推动公共交通出行、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绿色生活方式普及,在更好服务“双碳”目标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
二是促进社会治理制度绿色变革。构建绿色生产关系,将带动上层建筑体系重塑,必然引致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特别是考虑到,当下社会主体的生态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对生态环境各类事件、数据和信息更加关注,对生态建设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加突出,应当综合运用绿色低碳发展愿景、价值观、制度规范和行为实践等形式,培育和倡导绿色文化,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把生态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绿色治理效能。
三是促进资源管理制度绿色变革。构建绿色生产关系,不仅会推动新要素对传统要素的替代,更会加速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利用方式优化,这必然要求更精细、更有效和更高质量的资源管理制度。应当加快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明晰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的产权,建立覆盖全成本的价格机制,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提升包括资源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