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又到一年开学季,孩子们怀揣着梦想,大步迈向知识的殿堂。孩子们似茁壮成长的麦穗,挺拔而充满希望,但不良的生活习惯、沉重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却可能让成长中的麦穗弯了腰。那么,“小孩哥”“小孩姐”们最常见的4个错误姿势是什么?不良体态会造成哪些影响?网红“矫正带”有效果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江晓兵给出了解答。
专家表示:“生活方式问题,如坐姿不正、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疾病和环境因素,如骨质疏松症、神经肌肉疾病、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脊柱侧弯发生。”青少年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这个阶段的脊柱非常娇嫩,需要精心照顾和保护。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病率约为3%至5%,估计已有超过500万名儿童青少年出现脊柱侧弯问题。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威胁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提出,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纳入学生常规体检,以确保疾病的早期发现与及时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脊柱正常发育。
· 95%中招!“小孩哥”“小孩姐”最常见的4个错误姿势
(1)首先是长期的弯腰驼背姿势
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学业压力较大,面对繁重的作业,常常长时间处于弯腰驼背状态,尤其是在阅读、书写或者电子产品时,不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头部过度前倾,背部弯曲。这种姿势会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不平衡,久而久之,便容易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
(2)背书包的习惯
有一些学生的书包很重,甚至达到三四十斤,很容易损伤背部。不少学生的书包肩带没有注意调整长度,单侧受力会导致两侧肩部高度不一致,进而影响脊柱的平衡。在行走过程中,这种不平衡的受力会逐渐对脊柱造成损害。家长应及时给孩子减负,可以把非必要的、暂时用不上的书放在学校,并减少孩子的负重时间。
(3)“葛优躺”、跷二郎腿等错误坐姿
这种看似舒适的坐姿,实际上对脊柱的伤害极大。它会使脊柱失去正常的支撑,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无法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从而增加脊柱侧弯的风险。在沙发上随意瘫坐,腰部没有支撑,整个身体下陷,就是这种不良姿势的常见表现。
(4)错误的睡姿
很多人喜欢像胎儿一样蜷缩着睡觉,觉得这样很有安全感。然而,这种睡姿会使脊柱过度弯曲,长期保持这种姿势,脊柱的压力会增大,容易导致颈椎和腰椎疾病。而且,长时间保持同一侧的侧卧姿势,尤其在青少年身体骨骼发育时期,会使脊柱长期处于不自然的扭曲状态,这会逐渐影响脊柱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脊柱侧弯。
· 警惕!不良体态可能会“升级”为脊柱侧弯
专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体态的巨变期,也是问题的高发期。青少年探颈、驼背比例、双肩不平、塌腰弯背等发生比例较高,脊柱侧弯成为青少年主要体态问题。”
脊柱侧弯是复杂的脊柱三维空间的畸形,医学上定义为:冠状面上脊柱的侧方弯曲大于等于10°(即Cobb角≥10°)称为脊柱侧弯,这是一种复杂、多因素、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可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并在青春发育高峰期变得更为明显。通俗来讲,脊柱侧弯就是当从孩子的前面或者后面看孩子时,孩子的脊柱长歪了!
早期的不良体态得不到及时的矫正治疗,未来就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最直接的症状会体现在外观畸形、心肺功能衰退、疼痛、活动受限、影响生长发育、身体平衡障碍等问题。
· 如何通过目测法判断孩子是否已发生脊柱侧弯?
(1)家长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双肩是否等高。
(2)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3)双侧臀部是否有隆起、不对称。
(4)胸椎后凸是否增大。
(5)弯腰后,从后方观察孩子的两侧背部是否等高(adam弯腰试验)。
(6)双侧肩胛是否对称、等高。
Tips:如果家长担心自测不准确,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就医,必要时拍摄全脊柱X线正侧位片,从而最终确诊是否患有脊柱侧弯。
· 网红“矫正带”有效果吗?效果有限!不建议长期佩戴
专家表示:“人体的肌肉需要在正常的运动和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矫正带的过度束缚会使部分肌肉长期处于不活动的状态。”例如,背部的肌肉可能因为长期依赖矫正带的支撑而逐渐失去主动发力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萎缩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功能,还可能导致姿势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纠正。”若缺乏正确的运动引导,长期受到外力的拉扯作用,脊柱小关节可能出现紊乱现象,进而引发“筋出槽、骨错缝”等问题,出现肩胛骨缝疼痛、背部不适、胸闷等症状。
目前,脊柱侧弯的主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专业运动疗法(侧弯康复训练)、支具治疗、脊柱矫形手术等。治疗原则:早发现是关键,发育期内轻中度侧弯保守治疗效果好,重度侧弯不要迷信保守、应尽早手术矫正。
专家总结:“脊柱侧弯包括有特发性、先天性和综合征型脊柱侧弯,其中,无明确发病原因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一些脊柱侧弯无法做到百分之一百的预防,比如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病所导致的脊柱侧弯。因此在孩子发生脊柱侧弯后,家长不应过度责怪孩子,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