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9月6日消息(记者邸文炯 见习记者魏晋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为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兰州市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加力实施“兰州市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吸引留住20万名大学生在兰就业创业。
这一目标不仅彰显了兰州市对青年人才的渴求与重视,更体现了其打造西部人才高地的坚定决心。
真招实招 让毕业生“流量”变“留量”
近日,记者在兰州市人才驿站虹云宾馆见到了天水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迟俊鹏,他刚结束了一周的面试,准备先返回家乡等待面试通知。
“我是吉林人,在甘肃上学的四年时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里。今年毕业前夕,我通过同学了解到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兰州青年人才驿站住宿,用一周时间集中面试,这项政策为我节省了几千元的住宿费。”迟俊鹏说,申请之后3个工作日内相关工作人员便通过线上指导为他介绍了相关政策并协助入住,兰州的这项举动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们通过市场化模式,打造了50家以上的‘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我市求职面试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提供最长15天、10天和7天的免费住宿,助力他们更好地求职。”共青团兰州市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汤莉介绍,兰州青年人才驿站是聚焦精准服务青年人才求职应聘需求打造的“青年人才服务综合体”,是破解青年人才求职住宿费用高、经济压力大等问题所设立的公益性服务项目。有意向来兰求职应聘、且本人在兰州无自有住房的青年(本科及以上学历最后一学年在校生和毕业后两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提前3个工作日提供相关材料即可申请。
不只是在兰发展求职就业能享受红利,创业也同样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与鼓励。
今年31岁的闫静博就是受益者之一。2013年从兰州铁路技师学院毕业后,她回到榆中县开了一家牛肉面馆。
“去年我想把我的店面装修升级一下,但一直没有足够的资金。今年5月,我在县广场举办的就业创业的活动上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可以申请贷款,我就马上准备了材料进行申请,7月这笔10万元的贷款就批给我了。”闫静博说。
兰州市委组织部人才科工作人员介绍,兰州市针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包括创业启动资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地租金补贴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初创期的大学生企业,政府会根据其项目创新性、市场前景等因素,给予一定额度的创业启动资金补贴,以缓解其初期资金压力。同时,为了降低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成本,兰州市还提供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贷款给予部分或全部贴息。
三方联动 当好青年就业创业“护航者”
在兰州市推进“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的过程中,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联动成为了关键驱动力。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与引导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为留兰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在毕业生最关心的住房问题上,兰州市政府积极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住房优惠政策,力求让每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
兰州市房屋征收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陈玉波介绍,对新来兰州市企业全职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生,在兰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房票补贴。申请房票补贴后,房票持有人可以在房源超市购买新建商品房、公寓,房源超市由市住建局建立,房源为全市范围内新建商品房现房和短期内即可交付的期房。截至目前,已有4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5090套房源进驻房源超市,可供房票持有人选择。
高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活动,为大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社会的桥梁。
“在兰州市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大学近两年毕业生在兰州工作1678人,本科生138人,硕士1193人,博士347人。”兰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闯介绍。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大学生留兰发展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和实践机会,还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创业扶持项目,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
记者在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提供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及商业化阶段全周期的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全产业链的药物化学服务的生物医药公司。
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邓月婷表示,该公司也是“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的受益者,“我们参加了兰州市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综合招聘会等4场招聘会,通过‘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已有5名新员工通过计划录用,计划今年再招聘4人。同时,我们将根据操作指南申请社保补贴和公积金补贴,扩大兰州高新区研究院、兰州新区工厂的用人规模,研发出更多新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