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观潮的螃蟹丨唤醒乡村闲置资产,湘潭县这项改革“点土成金”

观潮的螃蟹丨唤醒乡村闲置资产,湘潭县这项改革“点土成金”
2024年09月07日 21:57 观潮的螃蟹

  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碧泉潭清澈见底。

  约900年前,福建人胡安国因不满南宋朝廷的黑暗政治,举家从湖北移居湖南,在湘潭隐山定居,并在不远处的碧泉潭旁,创办文定书堂,著书讲学。大名鼎鼎的湖湘学派由此起源。

  文定书堂后来在胡安国儿子胡宏的手上,发展为碧泉书院。

▲碧泉书院遗址。▲碧泉书院遗址。

  历经沧海桑田,到如今,曾是湖湘文化地标之一的碧泉书院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遗址石碑,但作为湘中名泉的碧泉潭,一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碧泉村,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正在经历新的改革“破题”。

  改革唤醒“沉睡”土地

  土地出让收入、入股企业分红、劳务报酬,碧泉村村民欧阳爱兰,因为当地一项改革而多了三份收入,这是她过去不敢想象的。

  “我在离家几十米的食品厂工作,每个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今年56岁的欧阳爱兰是湖南顺餐食品有限公司的保洁阿姨,而公司所在的区域,正是当年她家后山一片荒地。

  此前,碧泉村向湘潭县自然资源局提交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申请,流转20亩土地建设厂房。

  2023年,经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并层层申报,湘潭县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顺餐食品以此为契机,以竞拍价271万元取得碧泉村这块土地使用权。

▲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楚湟/摄)▲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楚湟/摄)

  顺餐食品总经理刘军宝说,预制菜行业发展势头不错,公司想扩大生产规模。

  2023年12月,时任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为顺餐食品颁发湘潭市首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权证书。

  如今,顺餐食品增加了一条生产线。每天,这条生产线可生产1万份预制菜,市场供不应求。

▲顺餐食品车间里,工人们在自动流水线上操作。(楚湟/摄)▲顺餐食品车间里,工人们在自动流水线上操作。(楚湟/摄)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一些地方被简称为“农地入市”,其实更准确的简称应为“闲置农地入市”,目标是盘活空闲、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入市具体是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进入土地市场交易。

  这项在碧泉村实施的改革,与全国的大背景有关。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几千年来,土地问题一直是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民权益,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国家层面的基调是审慎稳妥。

  比如,一直以来,农村集体用地是房地产开发的禁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的“小产权房”,拿不到房产证。

  破题始于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村民在田间劳作。(图源:碧泉村)▲村民在田间劳作。(图源:碧泉村)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全国33个县(市、区)进行试点。

  2019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则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扫清了法律障碍。

  自然资源部于2023年3月印发相关文件,启动新一轮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试点的县市区扩大到350个。

  具体到正在试点的湘潭县来说,去年出台的《湘潭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划定了底线红线,包括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不能通过农用地转为新增建设用地入市,不能把宅基地纳入入市范围,符合入市条件的土地不能搞商品住宅开发。

   当然,要看到改革的积极面,正如碧泉村党总支书记谭俊岳所言:“改革试点不仅化解了土地资源闲置问题,又让企业有了放开手脚、大力投入的底气。”

  核心问题:利益如何分配

  引进华绿生物、碧泉潭生态开发公司,利用荒地、鱼塘发展一三产业和生态资源开发;引进厨食尚、东风光明木业、青亦蓝教育咨询公司,盘活村上三所闲置中小学土地……

  几年间,碧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

▲协调会在群众屋场开。(图源:碧泉村)▲协调会在群众屋场开。(图源:碧泉村)

  “能争取试点实属不易,能不能取得实际效果,要看两方面因素。”湘潭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股股长胡武说,首先经营主体是否有意愿参与,另外就是农民、村集体等各方是否得利是否受损,这就关系到利益分配的问题。

  “闲置农地入市”改革中,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分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拿碧泉村来说,就利益分配问题,村组分别组织农民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商议“闲置农地入市”后,是直接补偿还是入股分红,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分年度支付,这些都由村民说了算。

  最终,村民选择了“土地入市、农民入股”模式,出让20亩土地使用权给顺餐公司,集体、农民共同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除了土地出让收益外,村集体还入股100万元,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10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湘潭县分行给予湖南顺餐食品有限公司授信金额1000万元。(图源:碧泉村)▲中国农业银行湘潭县分行给予湖南顺餐食品有限公司授信金额1000万元。(图源:碧泉村)

  而根据《湘潭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全县建立了分类别、有级差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由县、乡(镇)、村三级分别按10%、20%、70%的比例进行分配。

  2023年自试点后,湘潭县已累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6宗,成交总面积58.63亩,产生土地增值收益约221.5万元,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1.1亿元,入选自然资源部用地主体引导有效类典型示范案例 ,是全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县。

  “我们将探索多渠道入市方式,积极打造有特色、接地气、可复制的湘潭经验。”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以来,湘潭县已完成9宗入市地块的前期准备并经县资委会审议通过,总面积41.75亩。

  推进改革如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目前最艰巨最繁重的发展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闲置农地入市”改革,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这是多赢格局的探索。“闲置农地入市”改革,唤醒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了企业的用地问题,也让农民增加了收入。

  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的课题组调研显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缩小了相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各方都能在改革中得到红利,实现共赢,这既是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改革要实现的目标。

  为资源下乡打开了一扇窗。乡村振兴,需要引导多种资源下乡。而让企业家拿下农村集体土地“红本本”,给企业下乡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比如前面提到的顺餐食品公司,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权证书,申请到了抵押贷款1000万元。

  正如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批改所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机遇大于挑战。试点地区可以“确权赋能”为重点,激活乡村发展要素,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农村新质生产力。

▲丰收的大地。(陈旭东/摄)▲丰收的大地。(陈旭东/摄)

  要始终站稳农民立场。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比如,关于利益分配问题,湘潭县碧泉村让农民自己作主;湘潭县还划定了多条红线,聚焦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首席专家、湘南学院教授刘卫平表示,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在法律政策框架内,鼓励农民集体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调节利益关系,实现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平衡,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

  当年,湖湘学派重要人物胡宏,强调人应当弘扬天地万物“生生日新”的机理。这是湖湘文化中的改革精神。

  但无论哪种改革,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取得成功。

  二审|唐   震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