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教师节特刊丨父亲41年的教育生涯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教师节特刊丨父亲41年的教育生涯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2024年09月09日 15:32 中国甘肃网

  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也是父亲退休整整两年的日子。在这欢庆的节日到来时,不由让人想起跟父亲有关的漫长岁月。

  两年前的9月11日,父亲年满六十,光荣退休,结束了长达41年的教师生涯,回到平淡的家庭生活。父亲是中专生,1981年毕业于临夏师范,一直在广河县任教,其足迹遍布多所中小学。

  父亲生于1962年,在那艰难岁月里,生活艰苦,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人们都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父亲兄弟五人,童年在穷困中度过。好强的父亲并不安于现状,常利用寒暑假时间,做点小生意,赚钱补贴家用。

  改革开放后,父亲利用寒暑假贩牛羊、种苗木,赚些小钱,生活慢慢好了起来。有次经过兰州西站,父亲突然像热血青年一般,兴奋地指着一个地方,说那是他年轻时和朋友们打工的地方。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二十年前,滔滔不绝讲述着打工的酸甜苦辣,过好生活的梦想。

  年轻时,父亲种过地,养过牲口,后来搬到县城,才结束了农耕生活。现在退休了,父亲还是向往农村生活。每逢节假日,就会带着我和哥哥回到老家,在院子里找杂活干。我们兄弟俩虽不情愿,却也没有办法。回忆起年少的时光,我们最怕节假日,别人都在尽情放松,我们却有干不完的农活。最讨厌的,是在半夜里浇玉米地。黑暗中,疲惫加上困倦,很是无奈。如今父亲以高级职称退休,生活宽裕了不少,但他依旧艰苦朴素。现在我们都工作了,常劝父亲,让他多买点好衣服、多吃点好东西,跟母亲一起出去旅游,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父亲总是满口答应,说早有计划,却未付诸行动,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花钱。

  20世纪70年代,老家村子里读书人少,父亲是其中之一。那时的农村,都在生产队劳作,上学被人耻笑。爷爷顶着压力和村人异样的目光,依然决然送父亲上学,希望孩子学到知识,长大能有出息。在日常的闲聊中,我总能感到父亲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谈论家长里短时,他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令人折服。老家那个古老的木头书柜里,摆放着父亲年轻时读过的书,泛黄的书页仿佛在诉说过去的故事。我虽也是师范类本科毕业,但与父亲那一代相比,仍自愧不如。

  父亲热爱文艺。记得有次在老家收拾东西时,偶然看到一把手风琴。父亲轻轻擦拭后,便熟练地演奏起来,悠扬的旋律在空中回荡。我惊讶地问,何时学会的,父亲微笑着说,在当时的临夏师范,琴棋书画是最基本的技能。在高中之前,我在老家山区上学,学校里的绘画和宣传标语,很多出自父亲之手,那些色彩斑斓的画面,见证了父亲的艺术才华。

  父亲对教育的热忱深入骨髓且执着。刚被分配工作时,几十元的工资、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椅,都没有磨灭父亲的教学热情。在工作中,父亲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心扑在教学上。在执教的岁月里,学生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许多学子考入重点高中、迈进大学校门,而后参加工作。乡亲们提起父亲,眼中总是充满了感激,那是对默默奉献的一名教师最诚挚的敬意。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了,过着自由自在、平静安然的生活,脸上时常洋溢着坦然与从容。

  在这即将来临的节日里,我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父亲,您那41年的教育生涯,如同一座明亮的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马玉国)

临夏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