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走读长江文化丨乘风破浪的“船”说

走读长江文化丨乘风破浪的“船”说
2024年09月10日 20:01 新浪新闻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内河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数千年来,江上舟楫往来。对于沿江百姓来说,船,不仅是生产生活工具,更是割舍不掉的精神寄托。特别策划《走读长江文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代船长的故事。

  巴东是长江入鄂第一县,长江进入巴东后,在巫峡口来了一个90度的大拐弯。这里素有“山川险胜甲荆南”的美誉,陆游曾写下:“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雨中”的感慨。对于散居在莽莽大巴山的儿女来说,在这山川溪涧之间,跋涉前行,互通有无,船,是最重要的工具。

  记者赵黎黎:“我现在是在巴东神农溪景区的小木船上体验我们当地特色的纤夫文化。我们既享受了这里的山水自然风光之美,还能感受到纤夫的力量之美。全程逆流而上一共有1.5公里,曾经大家维持生计的这艘小木船,现在成为我们景区网红打卡游玩项目。”

  四川游客潘真:“这里风景比较好,让更多人来体验文化旅游打卡。看到他们纤夫也比较辛苦,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

  恩施州巴东县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詹朝武:“纤夫文化是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需要让它立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长江以北巴东县沿渡河镇一带,水上运输的渡船为扁舟,俗名“豌豆角船”,传说这种渡船由炎帝神农氏所发明,当地人也称它为“神驳子”。与今天的体验项目不同,过去,神农溪上的纤夫们拉住的不只是前行的船只,更是与江水的生死较量。在几十年如一日与江水的抗争中,黝黑发亮的肌肤成了峡江纤夫独有的时代印记。

  纤夫:“我今年65了。”

  记者:“这身材很健美,时间久了这个筋就会一直鼓着。”

  纤夫:“一天我们最多拉6趟。”

  记者:“拉一趟给多少钱?”

  纤夫:“50块钱。它这就是个布袋子,可以装吃的东西,也可以装衣服,这么挎起。”

  记者:“是因为以前的时候出去就一天,肯定要带点干粮。”

  纤夫:“衣服一打湿,身上再一用力,过河要动作非常快,防止磨坏皮肤,过去用稻谷草编的鞋,一天一双就穿得差不多坏了。”

  年岁渐长,时代变迁,当年的纤夫们,如今有了新身份,77岁的老船长宋师傅,是20世纪80年代神农溪景区刚开张时的第一批船长,也是这个行当里的老前辈。

  记者:“我刚才看到您这个荣誉证书,也是很有年代感了,1996年的时候被评为优秀驾长。”

  宋师傅:“驾船、修河道、教驾船的学技术,带的徒弟也不少。”

  记者:“巴菲特、比尔·盖茨之前来过这边。”

  宋师傅:“老外喜欢我的这张明信片,要我签名字。一美元就是‘one dollar’。”

  在那个肩挑背扛的年代,船,也让沿渡河镇、罗坪等周边乡镇,加快了摆脱贫困的步伐。

  恩施州巴东县沿渡河镇马饮水村村民宋文刚:“20世纪60年代全靠船,我们就在河里拉货。煤油山货药材茶叶、油盐酱醋茶都要搞。最多是六十几条船,有100多个船员。我们经常抢救病人,晚上打电筒也走过的。”

  随着三峡大坝建成,江水变得平缓。当年的生命之舟已变成景观游船。李涛涛是宋文刚最小的徒弟,这名“90后”是神农溪景区最年轻的船长。

  湖北文旅神农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船长李涛涛:“2011年开始学船,我爷爷以前也是驾船的,我父亲也是在这个小河里面。以前的话是开重庆到上海的,跑了13年,在外面闯荡的时间越长,越想回家。”

  一代人,代代人,守望的是同一条江。在他们心中,母亲河的滋养,远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

  恩施州巴东县沿渡河镇马饮水村村民宋文刚:“我培养了三个大学生,我就是从这个河里挣的钱。”

  湖北文旅神农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船长李涛涛:“我父母也是从这条河里面养育的我。房子是新的,里面的路也全部都修好了,希望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过来。”

  恩施州巴东县神农溪景区负责人王登雄:“今年打造两艘新能源船舶,投资大概是5000万元,保证我们原来的运力,提高游览的品质。今年以来,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0.7%,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9.85%。”

  在新时代的长江故事里,船,正带着峡江儿女对新生活的向往,乘风破浪,向未来进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助理研究员张骏杰:“船舶它的工具属性,可以把点状的人群、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元素融会贯通。船文化在当代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创造出多元形式的、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感观。”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王磊 恩施站 巴东台 焦国斌)

  责任编辑 徐珊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