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闻纵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大国麦田守望者

新闻纵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大国麦田守望者
2024年09月14日 07:36 河北新闻网官方

2017年拍摄的李振声院士。 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2017年拍摄的李振声院士。 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人物名片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88年,李振声(前排左一)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李 滨供图1988年,李振声(前排左一)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李 滨供图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

  其中李振声先生,36年前,他在包含河北在内的几省份打响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向盐碱地宣战;11年前,他以河北为主战场,瞄准盐碱地增产,建设“渤海粮仓”。

  2017年5月,河北日报记者曾在李振声先生家中,对其做过专访。这次我们采访了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学生、同事,寻访李振声先生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

  “渤海粮仓”推动者

  “又见面啦!”8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刘小京边走向记者边说。

  刘小京办公室的窗外,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浓郁的枝叶从窗口探进头来。而7年前的夏收时节,渤海粮仓南皮站的示范田旁,也有这样一棵大树,树荫下是大片金黄的小麦。

  “猜猜你采访过的“渤海粮仓”项目,当年秋收后的验收结果怎么样?”刘小京从电脑上找出一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立项实施过程》,上面记录着2013年至2017年,项目累计示范推广8017万亩,累计增粮104.75亿公斤。

  刘小京特别强调:“增收量和李先生估算的大体一致。”

  刘小京所说的“李先生”,就是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是“渤海粮仓”项目的发起人。这一项目涉及河北、山东、天津、辽宁四省市,其中河北是主战场。

  2017年5月,李振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过这一项目发起时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区域粮食单产水平差异较大,高产区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增产难度加大,而中低产区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巨大。

  以高产区的石家庄和中低产区的沧州进行对比,2008年,石家庄粮食单产已达447公斤/亩,而沧州一带只有345公斤/亩。

  正是关注到了沧州一带的中低产区,2010年1月,刘小京向李振声汇报沧州南皮县中低产田增粮的设想。“我和李先生讨论了中低产盐碱地治理增粮的潜力和技术途径,准备在河北省开展。”刘小京回忆。

  当时,全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起已经连增7年,年增长率接近3.3%。

  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曾说:粮食增产持续的时间越长,可能离减产的拐点就越近。

  基于这个背景,李振声听完刘小京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科研单位要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工作。环渤海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是块硬骨头,如果做好了,对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会有很大的贡献。”

  李振声建议将中低产盐碱地的增产计划从河北扩展到环渤海区域,并提议这个项目叫“渤海粮仓”。

  2011年7月,李振声和欧阳竹、刘小京、胡春胜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需求、潜力和途径》的文章,论证了这一项目的可行性。“此后,80岁的李先生跑前跑后,促成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对河北南皮、海兴与山东无棣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刘小京说。

  2013年,“渤海粮仓”项目启动,李振声已经82岁,依然多次到示范点调研考察。在刘小京眼里,李振声一直是这样,“他考虑的都是怎么装满国家的粮仓。”

  “渤海粮仓”项目之前,李振声还牵头开展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这一项目也包括河北。

  2017年,李振声接受本报采访时,曾专门就这一项目背景进行过介绍。

  1984年开始,全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三年徘徊,停留在4000亿公斤左右,有一年甚至低于4000亿公斤。“这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红利释放完了,但同期全国人口增加了5000万。”李振声说,“对此,国家很着急。”

  那次采访中,李振声说:“如果说农业部门负责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事儿,中国科学院想的应该是后天的事儿。我们要做通过科技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

  1988年开始,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打响。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冀鲁豫皖地区,对中低产区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到199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4000亿公斤提高到4500亿公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粮食252.4亿公斤。

  小麦育种“拓荒人”

  改造中低产田能实现粮食增产,培育出优质的种子也能实现增产。

  李振声在育种领域的重要贡献,是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小偃”系列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小偃6号”,84岁的穆素梅曾参与这一项目的研发。

  8月14日,石家庄市槐中路上一处家属院,穆素梅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公示的时候我看到新闻了,真为李先生高兴!”穆素梅退休前,和老伴钟冠昌都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曾与李振声共同培育小麦新品种30多年。

  “我工作后加入的第一个课题组,负责人就是李振声先生。”穆素梅说,那是1965年,她和钟冠昌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从事小麦育种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已经在黄河流域蔓延多年,造成小麦减产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很多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穆素梅回忆。

  1952年起,李振声大胆设想将野草的抗病基因传递给小麦,增强小麦的抗病性,并着手试验,但当时还没有人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上取得成功。

  这是一场“拓荒”。1965年,李振声带着穆素梅他们这群年轻人在陕西杨凌反复播种、授粉、筛选、鉴定……“像收割、脱粒、拉板车这些活儿,李先生都带着我们一起干。”穆素梅说,“科研工作偶然中一定会有必然。李先生选的方向对,才会有后来的成果。”

  1977年,李振声课题组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稳产且优质的“小偃6号”。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小偃6号”亩产超过35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

  1978年,“小偃6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收录为展品。

  从选用偃麦草进行杂交,到“小偃6号”诞生,李振声花费了整整25年。后来,“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他被誉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截至2003年,“小偃6号”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75亿公斤。

  “其实,试验过程中,一年年失败,我们也经常灰心。觉得这个项目没人做成过,是不是就没有结果?是李先生一直鼓励我们,说这个项目成功了,对国家将是很大的贡献。”穆素梅回忆说。

  李振声的另一项重大贡献,是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

  穆素梅也参与了这项工作。“我们1978年开始搞这项研究,李先生是第一负责人,我是第二负责人。”穆素梅说,做远缘杂交试验的过程中,他们偶然发现小麦胚乳上的蓝粒。

  “是李先生保护了这个研究方向,并安排指导我们成立课题组搞下去。”穆素梅回忆,1978年,课题组用远缘杂交获得了“小偃蓝粒”,以此为基础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蓝粒单体解决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获得和保存单缺体两大难题,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李振声在育种领域的执着和思想,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1987年,李振声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穆素梅夫妇作为李振声课题组的重要成员,面临两个选择:去北京还是去河北。

  北京的科研条件更好,但更适合研究小麦的冬性品种。穆素梅夫妇的研究方向是小麦的半冬性品种,河北更贴近。

  “李先生是我们夫妇从事科研的引路人。正是看到他一生都惦记着为国家培育良种,我们也想为国家多做点贡献,最后本着对科研更有利的原则,选了河北。”穆素梅说。

  在河北,穆素梅夫妇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出口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高优50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李振声(左二)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昌平试验基地调研,与年轻科研人员合影留念。刘小京供图2014年,李振声(左二)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昌平试验基地调研,与年轻科研人员合影留念。刘小京供图

  从不看重名与利

  202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又有6名研究生获得了2023年振声奖学金。从2007年设立至今,已有15批次优秀研究生获得此项奖励。

  奖学金的资金是李振声捐献的。2007年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振声个人获得奖励50万元,他一分没留,全捐了出来。

  李振声认为,荣誉归于集体,奖金也应归于集体。

  这种对利的淡泊,他并不是第一次。

  1985年,对于“小偃6号”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3万元奖金,在人均月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李振声是这样分配的:课题组10人和其他对课题有过帮助的研究所司机、食堂大师傅、县种子公司等人,每人1000元。

  2017年,李振声团队获得了一项省级奖励,刘小京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接到组织方邀请电话,说要颁发证书和10万元奖金。“我跟李先生一说,他马上就回绝了。”刘小京回忆。

  次日凌晨1点多,刘小京又接到李振声的电话。“电话里李先生和我说,‘这个钱不能要。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奖励,你跟组织方说,把这些奖金给更需要的科研人员,鼓励他们多搞出点成绩来。’”刘小京听后非常受触动。

  李振声在利上不看重,在名上也不在意。

  2017年,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两次提出:“很多工作我一个人是完不成的,我希望你的报道多写团队,不要突出个人。”

  “父亲不关注吃也不关注穿,只关注他的科研、他的项目。”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说。

  “渤海粮仓”项目启动前后,李振声到沧州要处理的事儿很多。有时都要进火车站了,还没交代完,就边走边说。好几次,刘小京陪着李振声一路小跑赶火车。“目送80多岁的李先生气喘吁吁过检票口,觉得这儿堆着一团热乎乎的东西。”刘小京指着胸口说。

  刘小京记得第一次帮李振声订购高铁票,为他买了商务座,“结果老先生一看票,大发雷霆,非逼着我去改签成二等座”。李振声当时说的话,让刘小京印象深刻——“二等座和商务座一块到站,二等座就很好了。”

  从那之后,李振声往返北京和沧州之间,都坐二等座。2013年,他去了8趟沧州,2014年4趟……

  坐着二等座到沧州,李振声都是直接去地里。

  “李先生来了,先看小麦长势,然后蹲地头和老百姓聊天。”刘小京说。

  2017年接受河北日报记者采访时,李振声说,给科研打分的是农民,农民不会因为你名气大就选择你研发的品种。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经常收到全国各地农民的来信,多是咨询种植问题或索要优质良种的。李振声几乎有信必回,穆素梅经常帮他邮寄回信,一次少说也得十七八封。

  李振声曾跟学生们讲过,他是山东人,家里穷,之所以报考山东农学院,是因为学校不收学费。“每次开学,李先生都把带去的煎饼挂满宿舍,舍不得去食堂打饭。”穆素梅说,有时,他们下乡吃百家饭,“很多时候就是一碗面条,加点醋和盐,但不管什么饭,李先生都吃得下。”

  挨过饿的人,更懂得粮食的宝贵。

  从西北植物所到试验田有5公里土路,途中还要过一个陡峭的土坡。李振声带着课题组背着干粮步行去试验田,单程就得一个多小时,赶上连阴雨,鞋子踩满泥巴越走越重,就得走将近两个小时。

  “十几年间,李先生带着我们从这条路上来来回回,风大的时候经常吹得灰头土脸。”穆素梅说。

  她的记忆中,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黑灯,一年中,他只在春节期间休息几天。

  “李先生一直跟我们说,要多给国家做贡献。他做到了。”穆素梅认为。(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 记者手记

  先生的风范

  8月12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看到李振声先生的名字,我眼前一亮。

  从多年的采访资料中,翻找出2017年采访李振声先生的录音和笔记,准备再次专访先生。但因李振声先生已93岁高龄,其家人婉拒了采访。

  2017年,是“渤海粮仓”项目的验收之年。为了写好这个故事,我追到了北京,准备采访这一项目的推动者李振声先生。

  当时,5月的北京,已有些炎热。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拿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这样一位专家,尽管做了详细的采访提纲,站在李先生家楼下,我还是有些紧张。

  在李先生家门外擦擦汗,深吸一口气,我上前敲门。

  门开了,时年86岁的李振声先生伸出一只手,面带笑容,声音低沉:“这么大热天,你从石家庄跑来,辛苦了。”

  李先生高高的个子,身材瘦削。他慢慢走到客厅靠墙的沙发处,同时请我落座。我这才注意到,茶几上已经摆好了果盘,凉好了水。

  采访一开始,李振声先生就拿出几张写满字的纸。这是头一天,李先生专门就这次采访,列出的必讲内容。“年纪大了,怕有遗漏。”他说。

  他甚至找出了不同年份、不同省份拍摄的盐碱地治理前后对比照片,在讲解到专业处时,辅助我理解。在我听不懂的地方,李先生现场画图,现场“教学”。

  于是,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怎么用打梅花井的方式治理,渤海地区盐碱地怎么用微咸水灌溉解决,一点点写进我的采访笔记。

  李振声先生家,家具都很旧了。客厅书柜上放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一个字没提。对“渤海粮仓”项目是他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从一省扩展到环渤海地区,他也一个字没提。

  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中,采用的是老一代科学家多年研究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渤海粮仓”项目,请了沧州农林科学院赵松山做组长;“渤海粮仓”项目由刘小京做项目负责人……这些事儿,他提了又提。

  同时,他反复强调:“不要突出我个人,要多写团队、多写集体”。

  2017年,专写“渤海粮仓”,我的视线局限于事。这次,我写他获得“共和国勋章”,从他的学生处听来了更多鲜活、立体的故事,也越发觉得,下笔一刻,就应尊称他一声“先生”。

  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