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红观五溪 | “薄弱村”变“百万村” 看沅陵马家村的蝶变“三部曲”

红观五溪 | “薄弱村”变“百万村” 看沅陵马家村的蝶变“三部曲”
2024年09月14日 15:25 红网怀化站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向怡凡 瞿云 怀化报道

  自打省城来了一支工作队后,沅陵县马家村大伙的日子就变得充实起来。

  这不,9月5日,74岁的马明仁将家门口打扫干净后,又立马戴上草帽,沿着崭新、宽阔的柏油马路,看着河岸旁的荷花,听着游人愉悦的欢笑声,去到黄桃、茶油加工厂。“我时不时就要去检查建设进度,这是咱们村的新产业嘛!”

  曾经的贫瘠之地,长出了一朵朵“希望之花”,花香弥漫。这让马明仁,生出了无限期待。

  “薄弱村”变“百万村”

  马家村隶属麻溪铺乡,坐落在距319国道四五公里山路的一处狭长盆地里。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土地相对贫瘠,年轻人只能奔向“山外头”,找寻出路。

  2016年,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的马家村,整体脱贫。但——

  “我们村以前没什么产业,村里都是老人,根本没有办法发展。”说起过往,马明仁有着不少感慨。

  集体收入“薄弱”,没有特色产业;没有水泥路,道路坑洼不平,基础设施依然落后;乡亲们吃、穿不愁了,环境卫生问题又日益凸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这支工作队来说,任务艰巨。

  2021年5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

  2023年5月18日,第一轮驻村工作队撤离,第二轮驻村工作队正式入驻。

  4年来,这支省城来的工作队,期间虽换了一批人,但初心依旧不变——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甜美,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振兴之路。

  现湖南省政府办公厅驻马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迎军说,“马家村的劣势显而易见: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劳动力缺乏;土地相对贫瘠,河流於堵,自然灾害频发。但优势也十分突出:离县城近,可以招商引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围绕破解“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可持续性难题,工作队走遍了山林田地,访遍了村组民家,也踏破了十几双鞋。

  “产业发展,市场主体是关键。”工作队主动对接市场,打造马家村农业加工示范中心,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负责;通过以奖代补,发动广大村民种植莲藕、石菖蒲、枳壳;成立腊制品加工厂与大型超市建立订单式销售机制,租赁门店改造为无人自动售卖超市,促进农产品销售。

  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明显?

  工作队联合沅陵县各省派乡村振兴工作队,以马家村为中心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联盟,探索“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合+服务联享”发展模式,带动沅陵县17支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队驻点村抱团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小水果种植、腊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成立信诚劳务公司,组织村民输出劳务,就近承揽工程业务,马家村实现了村民入股有股金、流转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

  “2023年,我们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40.5万元。”在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宋海的印象里,工作队每一名成员可谓都是“拼命三郎”,恰是这样的干劲,让老百姓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让曾经的“薄弱村”变成了如今的“百万村”。

  农村变城市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时至新秋,大多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凋落,然而,马家村的荷花却是依旧茂盛。成片的荷塘宛如碧湖,微风中夹带着淡淡荷香,叫人好生陶醉。

  马明仁笑着说,“臭水渠变干净了,农村也变城市了,热闹嘛。”

  马明仁口中的臭水渠,名为刘家溪。

  这条曾经杂草丛生,一下雨农田就被淹没,天气热就散发臭味的河流,如今焕然一新,成为了当地百姓饭后散步的花园,村里的集体收入来源的产业之一,更是周边游人热爱的打卡景点。

  变化得益于刘家溪“水美湘村”溪流整治项目带来的红利。

  河道清淤疏浚2.29公里,岸坡生态化整治17000平方米、人文景观建设4处,滨水生态建设2公……项目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两轮工作队带头行动、将心比心,一头扎进河道里,从未想过放弃。

  怀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的信念,他们曾经每天早上6点多,戴着草帽、扛着锄头镰刀上山砍青,风雨无阻;也在日头正晒时,清理河道、沟渠内的杂草、淤泥、石块等堵塞物。

  “以前山洪一暴发,刘家溪里的水哗啦啦地灌进田里,不仅秧苗全泡了汤,附近的村民家中也经常被淹。”马明仁当了50多年的组长,他回忆,年年洪涝灾害,村里很多人不敢种田。

  如今一切都变了。马明仁说,自省政府办公厅乡村振兴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致富之路也不断拓宽。

  为此,马明仁还总结了工作队来这儿的四件大事——

  修通了进村的公路,建设了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小型文化广场、篮球场建起来了,空置房屋成为了老年服务中心;公路桥新修、危桥改造了,实现了“千亩荒山成良田”的嬗变;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马上黄桃、油茶加工厂又要建好了……

  村里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村里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马明仁说,“工作队做的好事是数不清的,他们就是马家村的亲人。”

  身边事变家常事

  “他们有的比我的孩子还要小,经常坐在我家唠嗑。我们现在就是一家人。”76岁的马继秀,此前一直陪儿女住在长沙。总念叨着想回村里住的她,由于孩子担心村里环境卫生、居住安全等问题一直不同意。

  2023年,马继秀回到了马家村,长久居住。

  “现在街道不仅干净,关键还很漂亮。大家主动将小院拾掇得干干净净,各家院里的花草植物争奇斗艳……”谈及孩子为何放心自己返乡居住,马继秀说,“这离不开村里变化。”

  说起变化,她有着说不完的话。“原来村里的杂物垃圾较多,柴火、农具、肥料等乱堆乱放,现在你看!”

  一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过程中最难改变的就是村民观念。

  起初马家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大部分村民不为所动。为了解决“无人响应”问题,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化身环境卫生劝导员、宣传员,党员带头、镇村干部组织村民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

  宋海说:“为了发动群众,村里还推出了‘积分制’。”

  “参加学习培训和公益活动、参与平安创建和志愿服务予以加分”“阻碍乡村建设发展、违反村规民约的农户进行扣分处罚”……马家村出台的《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村民积分管理办法》,有着明确奖惩机制。

  洗衣粉、大米、毛巾……在用闲置房改装的“爱心积分超市”内,兑换物品琳琅满目。

  从实施“雪亮工程”布局到村到组,实时监控,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成立幸福协会,举办爱心捐赠大会,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十好马家人评选活动;从建立爱心超市,发挥先进带动作用到婚丧嫁娶违规大操大办有效制止,村风民风和谐淳朴……

  于马家人而言,马家村的变化,不仅有“颜值”,更有内在。

  77岁的退休教师瞿继泉是村里的“义务监督员”。“工作队给我发了个‘红袖标’,专门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房前屋后的卫生清理等。”他颇为自豪。

  如今,马家村形成了“家务事”而不是“身外事”的氛围。2023年,马家村获评湖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和怀化市美丽乡村等殊荣。其治理模式被称为“沅陵模式”。

  9月,70余亩荷田里,村民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荷叶间,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地摘下一个个颗粒饱满的莲蓬。游步道上,三五成群的游人拍照、漫步。远处的柏油马路向着山外不断延伸。

  这一刻,“美好”在马家村实现了价值转化,乡村美好生活在这里被具象化。

乡村振兴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