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化中国行】考古中国 文明探源

【文化中国行】考古中国 文明探源
2024年09月20日 07:08 新浪新闻

考古人员正在对夏县辕村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本报通讯员摄考古人员正在对夏县辕村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本报通讯员摄
晋国博物馆全景。本报通讯员摄晋国博物馆全景。本报通讯员摄
晋国博物馆内景。本报通讯员摄晋国博物馆内景。本报通讯员摄
在高处远眺雁门关。本报记者郑娜摄在高处远眺雁门关。本报记者郑娜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山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国保单位数量全国第一;现存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全国第一;现存元代及元代以前古建筑数量全国第一,特别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建筑、全国75%以上的元代以前建筑均在山西;现存唐代以来彩塑和壁画数量全国第一;现存古戏台数量全国第一。

  考古发掘在历史的脉络中探寻中华文明

  作为文物大省,山西考古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都是近年来全国考古界的重点研究课题,山西考古人也作出了卓越贡献。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说:“山西文物保护任务艰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这份职责我们一定要恪守。”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榜上有名。

  霍州陈村瓷窑址又被称为霍州窑,位于临汾市霍州市白龙镇陈村。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霍州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霍州窑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

  “小米粒般的支烧钉痕,是器体重量、产品美观、产量保障、燃料经济和支钉物理特性等五者之间巧妙平衡的产物,是窑工的智慧结晶,也是霍州窑的重要贡献。”霍州陈村瓷窑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刘岩说。

  专家认为,霍州窑印证了中国细白瓷生产中心的转移,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生产的缺环,是北方地区细白瓷生产最后的高峰。

  尤其是特点鲜明的制瓷成就,不仅印证了山西地区是北方地区经济中心、手工业生产核心区域,也为瓷业交流、瓷业格局、人地关系、地方社会等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山西考古工作者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夏商时期遗址的发掘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晋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材料;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运城夏县辕村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些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山西乃至全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也进一步证明了山西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2023年,山西实施发掘项目160余项,完成年度发掘面积7.5万平方米,各项工作的完成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考古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开展沁水八里坪、芮城坡头、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等遗址考古工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促进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服务文化强省战略,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作出山西新贡献。”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说。

  创新机制守护好三晋大地每一件文物

  “这座关帝庙始建于宋代,明弘治五年第一次修复,清道光二十六年重修,2007年村民集资维修了正殿,但毕竟资金能力有限,建筑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长治市沁源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郭天红面对交口乡侯壁村关帝庙现状痛心地说。

  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省,山西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有5万余处,占“三普”登记文物总量的90%以上,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分布零散。

  “所谓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全省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低级别文物占据绝大多数。”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多暴露于室外环境,易受到风霜雨雪等自然气候的侵蚀,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必然造成不可逆转的被动局面。

  2022年底,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通知》,确保十年内全省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基层文物保护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我们武乡县积极行动,精心筹备项目15个,申请债券资金961万元。”谈及山西省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杜煜深有感触地说。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安全方面,山西建立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安全机制,搭建文物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成立专门的安全巡检团队;在人才方面,继续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招生工作,解决基层文物部门人才缺乏问题,2023年招生120人;在资金方面,投入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3亿余元,实施文物保护项目414项……全省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

  除此之外,山西从2023年起,每年单列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给正处在濒危道路上的文物古迹、壁画彩塑建好数字档案,今年将对临汾市、运城市的273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信息保全记录。

  活化利用考古现场变身馆舍展厅

  北齐壁画博物馆是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专题博物馆,位于太原王家峰的徐显秀墓址,室内保存着330余平方米壁画,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余年来,徐显秀墓虽实现原址保护,但出于恒温恒湿封闭保护要求,观众一直无法进入墓室参观。直到2023年12月,历经3年筹备建设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展厅内,徐显秀墓正面北壁的“夫妇宴饮图”被搬上互动投影墙,拨动琴弦,便可以与画中乐伎共弹一曲。抬头看,展厅上方以墓室的穹隆顶为创作元素,打造了一块硕大的360度环屏,声光电一体,忻州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动了起来,状如天马、口食虎豹的驳,努睛露齿、持槌击连鼓的雷公,赤身骑龙、倒水泛洒的雨师等,共同绘出一幅奇景。

  在“元宇宙博物馆”,戴上VR设备,转动手柄,站在原地就能“逛”遍博物馆,甚至可以像“抓娃娃”一样拿起展柜里的文物,近距离观赏。

  遗址厅是博物馆重头戏。透过玻璃,墓道、过洞、甬道清晰可见。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VR眼镜,控制手柄“前进”,观众可穿越到徐显秀墓遗址中,一睹墓葬全貌——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生活尽展眼前。

  广州游客章意涵趁着暑假来打卡,第一次来参观的他大呼过瘾:“北齐壁画博物馆确实与众不同,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动’手‘动’脚,互动性、体验感极强,特别有趣。”

  “通过活化利用,让更多人接触到、看得懂文物,对其感兴趣,从中汲取营养。”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说。

  截至2023年底,山西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225座。全部博物馆(纪念馆)中,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128座,约占总数的56%。随着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馆,陶寺遗址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吕梁市博物馆(旧馆提升改造)、山阴县长城博物馆(新馆)、夏县西阴博物馆、芮城壁画博物馆等各地新建博物馆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持续推进的还有吉县柿子滩遗址、曲沃晋侯墓地等一大批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陆续出土的珍贵文物,不断补充和丰富了全省馆藏,一大批馆藏文物也正在有序修复保护,如高平“开宝藏”修复项目、稷山“永乐南藏”等修复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山西正在努力打通文物考古、研究、保护、阐释、展示的新链条,让越来越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满足公众的多元文化需求,让三晋文化的魅力绽放得更加璀璨。

  本报记者王荔

  品味晋魂 感受尘封历史

  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山西简称“晋”,源于周代诸侯国——晋国。晋国,起始于唐叔虞封唐,终止于三家分晋,前后延续600余年,称霸中原一个半世纪。

  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历史文化风貌的专题类博物馆——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占地面积1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985平方米,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兴建,也是山西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曲村—天马”一带发现了晋侯墓地,从而揭开了我国晋文化考古的崭新一页。晋侯鸟尊正是出土于此,现收藏在山西博物院。

  晋国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下沉式窑院风格,入口正中位置是名为“晋魂”的大型车马站阵出征图。国君居中,文武大臣分居左右,四匹战马扬蹄嘶鸣,背后三面旗帜有“三晋”之意,形象再现晋国驰骋春秋、争霸中原的宏伟场景。

  晋国博物馆设有三个常规展览:晋国历史文化陈列通过晋侯墓地出土珍贵文物及相关的晋国文物,以物托史,展示了叔虞封唐、文侯勤王、文公称霸、迁都新田、三家分晋等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曲村—天马遗址发掘纪实展展示了三代考古人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原址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还有气势恢宏的陪祀车马坑。

  晋侯稣鼎为晋国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其铭文中“稣”的字样与《史记》中的记载相吻合,这成为考古学家研究晋侯墓地时代、排序的支点,以此为基准,最终晋侯世系确认,晋文化编年得以建立,弥补了史籍缺载的遗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镇馆之宝“西周叔虞方鼎”造型古朴大方,直口、立耳、浅腹、平底、四柱足,鼎身饰以云雷纹衬底的兽面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展现着青铜器时代的艺术魅力。叔虞方鼎出土时,破碎成数十块,在专家的精心拼合和修复下,重现了昔日风采。内壁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周历某年十四月,王在成周举行盛大祭典,并赏赐叔虞衮服、车、马、三十朋贝等。叔虞称颂王的美德,铸鼎以志万年不忘。叔虞方鼎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晋国始祖叔虞自作铜器,意义十分重大。

  展厅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晋侯稣及夫人墓葬的陪葬坑,车坑共清理出来48辆车,分6排放置,有4种车型,几乎囊括了西周时期所有的车辆类型。木头消解,青铜剥蚀,车马遗骸早已凝固在地下,但那一幕幕历史场景犹如眼前。讲解员胡雪菲介绍,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稣陪葬车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早606年,也是目前西周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在纪录片《晋国风云》声、光、影的享受中,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3000年前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古晋国,沉浸式感受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本报记者郭玉琴

  探索盐湖 勾勒文明脉络

  初秋时节,在夏县裴介镇辕村南部广袤的田野上,来自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师生们正细致地清理着面前的灰坑遗迹。他们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拂去岁月的尘埃,试图揭开古老历史的神秘面纱。

  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向南约4公里便是运城盐湖。

  百万年前,山出海走,运城盐湖形成;天日映成,洁白盐层析出。盐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供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几千年来,围绕着食盐生产、管理、运销等活动,盐湖周边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辕村遗址是环盐湖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核心聚落,多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吉林大学等单位多次在辕村遗址及周边区域展开考古工作,揭示了仰韶文化早期至晚期的文化发展序列,为研究晋南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演变、消亡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遗址所依盐湖,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工作有助于探索史前先民与运城盆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利用;为探索盐业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这些带着‘盐味’的遗存,是先人留给后人探索文明起源的最宝贵的财富。”夏县辕村遗址考古队员介绍说,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和动物骨骼等,特别是长筒罐残片较多,且这种器物不常见,初步推测长筒罐可能与储存盐有关,这为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中盐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线索。在考古人眼中,遗址中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文化的价值。

  在盐湖众多考古遗存中,距离辕村遗址1公里外的师村遗址也曾取得过重要收获。师村遗址包含仰韶早期、东周和宋金时期三个时期遗存,以仰韶早期遗存为主,是目前发现的运城盆地年代最早、距离盐湖最近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之一,面积约3.5万平方米。师村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仰韶早期遗物,年代为枣园文化晚期至东庄类型时期,早于西阴文化,填补了运城盆地腹地仰韶早期文化发现的空白。

  “盐湖周边古代遗址众多,这与盐湖海量的盐业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夏县辕村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探索未知,勾勒文脉,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正是考古工作者们所期待并为之努力的。

  本报记者周明飞

  漫步雄关 见证继往开来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苍茫的勾注山中,远远看去,雄踞于层峦叠嶂之间的雁门关楼,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其左右而出的长城犹如一条蜿蜒巨龙,于山巅飞舞。千年雁门关,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碰撞的亲历者,也是晋商筚路蓝缕创造传奇辉煌的见证者,更是接续发力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受益者。

  沿着青石板上两道深凹的车辙,循着关山楼前阵阵催征的战鼓,悠悠岁月一一眼前浮现。周穆王巡游登临,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杨家将守关……战争时期作为戍边守防的前沿阵地,激荡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肃杀;和平时期则化身商贾往来的通衢要道,走出了“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如水流代州”的繁华;抗日战争时期风云际会,这里则成为129师痛击日寇的杀敌沙场,打出了“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的豪迈。穿越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漫步关城,客栈、商号、手工作坊错落有致,门前的招牌酒旗迎风飘扬,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昔日的边贸盛况。雁楼之上,游人如织,争先擂响墙垛边的战鼓,亲身感受别样的关塞风情。雁塔之下,200多通诗文石碑林立,研学团队驻足于此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戍边军士矢志报国的怦然心跳。凝眸远处,山巅之上一座座风力发电塔徐徐转动,与长城遥遥相望,描绘着古关隘追风逐日的发展新貌。

  “雁门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防御体系的历史遗存,更蕴藏着丰富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保护开发雁门关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英雄故事和历史文脉。”代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

  烽烟已然散尽,山河不改峥嵘。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长城长》引领八方来客穿越时空,再现雁门古塞的鼓角争鸣与刀光剑影;东方甄选团队走进雁门关开启直播,带领数万网友深入体味边塞文化,半天时间点击量即突破1100万;“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如期开启,长城摄影展、作家忻州行、超级越野跑等近百项活动,让无数游客被长城故事吸引而来……如今,长城文化与旅游体验相融相通,古老的雁门关频频“出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做好长城保护,是为了能够与未来更好相遇。

  一批又一批长城守护者,上下同心合力谱写新时代波澜壮阔的长城保护忻州篇章。从全省首家颁布《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到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的通知》等多部法规文件,将境内长城全部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聘请589名长城保护员开展长城日常巡查工作……作为山西长城分布最大的地市,忻州市不遗余力精心守护境内478.59公里长城遗存,推动长城文化绵延繁盛、历久弥新。

  王利强 薛志浩

  (责编:刘_洋)

考古文物山西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