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挖一挖画布上的宝“藏”经济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挖一挖画布上的宝“藏”经济

  “本来父母想让我学汽修,比较现实。高中时老师让我画了一幅画,我很喜欢,就有了一直坚持下去的想法。”西藏唐卡画院的学生索朗多吉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学习唐卡绘画的故事。在这里,有许多和索朗多吉一样的年轻人,用手中的画笔勾勾点点,既是“守艺人”,也是“追梦人”,在画布上描绘着心中的热爱。

  作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近年来,“唐卡热”不断升温。西藏自治区先后颁布了《关于推动唐卡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同时启动西藏唐卡的地方标准体系制定等重大举措,逐步加大唐卡艺术保护开发力度。“我们在这里学习不收学费,还提供免费的午餐。”索朗多吉介绍说,越来越多教授唐卡绘画技艺的培训班、画院涌现,给了许多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机会。

  索朗多吉的求学经历,是近年来西藏以唐卡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当下,传统技艺也在不断创新,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给“老非遗”持续“减龄”。例如西藏一家陶瓷生产企业,将传统唐卡绘画与陶瓷工艺结合,研发生产的陶瓷唐卡不仅保留了传统唐卡的神韵,更因材质升级而具备千年不褪色的特性,成为易于保存与传承的艺术佳品。在现代产业技术创新的加持下,传统唐卡艺术不仅焕新升级,也带来了更多机遇。截至目前,该公司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已培养学生228位,其中140人毕业后到公司工作。刚进公司不久的旺扎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不仅有工资,工作之余也会画传统唐卡,大幅的能卖到1万—2万元。”

  西藏唐卡艺术的融合与创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等电商销售模式的兴起,唐卡也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飞到更多消费者手中。“现在我有1万多粉丝,每卖1单可以提成50元,加上底薪一个月可以拿六七千元。”在拉萨曲水县达嘎镇三有村,24岁的村民巴桑通过直播带货,不仅带动了村里唐卡布艺品的销量,也实现了就近就业、照顾家里老人的心愿。巴桑表示,“因为村里有产业,所以回乡就业的人还挺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创历史新高,达205.98亿元。在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唐卡等西藏传统文化持续推陈出新“上链接”,在迎来更多“点赞加购”的同时,也增添了更多活力。

  近年来,西藏文化市场活跃兴盛,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守艺人”的薪火接力。数据显示,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专业艺人目前已超过5000名,等级唐卡画师共147人,个人唐卡画坊超过300家,年产值超3亿元。从“遗产”到“财产”,西藏唐卡不仅承载着灿烂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带来了经济效益。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不仅能“掘金”,也映照着“守艺人”的梦,值得我们持续深挖。

  (总台记者 樊景阳)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