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金东 娄底报道
中秋假日旅游余温未散,国庆长假出游已经跃跃欲试。
如果借丰收节的“风口”,推荐一处湖南农耕文化打卡地,你会想到哪里?
湘中梅山深处,就藏着一处宝藏景点——紫鹊界梯田,如明珠般镶嵌在山间,如诗如画。
![秋日紫鹊界梯田。(罗中山/摄)](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123/w744h979/20240924/3121-d131214cf0352157f25231fd242e5216.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位于新化县水车镇的紫鹊界梯田,起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由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是当今世界开垦最早的梯田之一,堪称中华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灌溉技术的出现,为农耕文明的崛起创造了基础条件。
而梯田,被誉为灌溉技术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创造性应用的巅峰之作。
“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紫鹊界凭借独特的基岩裂隙水水源,无需水库或人工引水,8万亩梯田就能实现天然自流灌溉,其灌溉系统更是堪称一绝。
2014年,紫鹊界梯田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评选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8年,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这里,不仅古老的种植和农耕传统得以保留,2000多年来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实现了交融糅合,风俗文化也别有风情。新化山歌、梅山武术、梅山傩戏均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新化傩戏。](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189/w1080h709/20240924/b8ab-455767882e4afc2ab90b128082fe24ed.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杨海波说,自紫鹊界开发旅游业以来,中外游客对以傩狮舞、草龙舞为压轴戏的民俗演艺的兴趣与日俱增,剽悍的舞姿、原始的情节片断,通过现代影像传播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继去年与世界首次“对话”后,第二届“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于9月中旬在娄底市新化县举行。
本次对话,吸引了来自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以及法国、秘鲁、印度尼西亚等部分梯田国家驻华人员、国内外农文旅产业专家等200余名嘉宾参加。
![第二届“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启动仪式现场。(李响炮/摄)](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200/w600h400/20240924/5cf6-8b346d777ac085b9a75d6cf0dac8eda9.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紫鹊界的一块块梯田很小,对话世界的意蕴在哪里?
确保农耕文明的延续。
紫鹊界梯田是中国梯田的重要“始祖”,与著名的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一样,在晨昏的阳光映照下美艳不可方物。
然而,当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相遇,进行“同台竞技”时,农耕文明渐渐失去了往日荣光。
但对于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而言,乡土里蕴藏着民族的根脉,田地间储蓄着我们不断向前的能量。于“鱼米之乡”湖南而言,保护好农耕文化更是责无旁贷。
2010年元旦起,经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湖南省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必须看到的是,在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紫鹊界梯田等传统农耕文化区的保护,历史文化意义远高于现实经济意义。
![依山势而造的梯田。(图源:娄底发布)](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121/w1080h641/20240924/88f8-0fde8cbdfbdf5c374e1127cb4878dfc7.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它们,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活化石”,更是中华农耕文明往日荣光的当代遗存。
保护好它们,今天的人以及子孙后辈,才能目所能及地感知先人的勤劳和智慧,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璀璨和悠久,才能更加直观地从泥土里汲取民族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举办“对话”等各类主题活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强调”和“提醒”,强调其重要价值,提醒大家保护好祖宗留下的“财富”。
探索传统农业的未来。
传统的特色农耕区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其实就是一所没有围栏的博物馆,古老而精致的农业设施就是历经千年的文物。
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虽然基本丧失了经济意义上的竞争力,但其重要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们”必须存在的价值。然而,就像有的博物馆一样,这种存在如果一味靠着公共“输血”,文物只是用作展示或者教育,是难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因此,探索保护紫鹊界梯田的同时,必须探索开发紫鹊界梯田,让其具有经济意义上的“造血”能力。
记者注意到,此次“对话”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主题。
近年来,当地也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新化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当地群众种植水稻,发展特色产业;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建立了老种子保护基地,保护紫米、白米、红米、黑米等稻作物的原种传承;通过彩色稻观景工程、梯田生态游步道、梅山农耕文化演艺等项目,打造沉浸式梯田体验品牌。
![位于紫鹊界核心景区的正龙古村。(图源:新化县委宣传部)](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300/w660h440/20240924/6225-8872457f0e5fbff1cd052ceb6f6f7b16.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当地在保护与开发的摸索中,似乎找到了一条人与自然、文化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在保护和发掘中,紫鹊界梯田也正走出“深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
近年来,新化通过提升“紫鹊界梯田”核心吸引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重点建设紫鹊界梯田旅游区、渠江源茶文化主题公园、紫鹊界康养小镇、古桃花源、天门健康养生基地等,为游客提供深度产旅融合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今年1-6月新化累计接待游客876.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9.06亿元。
读懂对话世界的意义。
“紫鹊界对话世界”看起来是一个十分宏大的命题,但其承载的现实价值却是非常具体的。
一方面,对农耕文化的探讨与传播即是对中华文明的巩固与弘扬;另一方面,对传统农业区保护与开发的国际交流,本就是一种推动工作进步的务实性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话有来自秘鲁和印尼的专家。位于秘鲁乌鲁班巴河流域的沼泽梯田,是古印加文明的杰作之一,已经被旅游开发多年。而位于印尼巴厘岛的德格拉朗和贾蒂卢维梯田,也是文旅融合的先行者。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博采众长方能少走弯路,多与“同道人士”交流、碰撞,也不失为进步的捷径。
紫鹊界梯田正在冲刺国家5A景区,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本次对话会上,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各抒己见,为紫鹊界梯田再次申遗献计献策。
![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新化梅山武术。(刘新山/摄)](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924/113/w1072h641/20240924/43c2-43f61f05ceaf628396b13462ac1b2aff.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紫鹊界和都江堰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David Gosset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公园与旅游学院教授刘江龙用三组关键词提出建议:严格保护;有效利用;合理划分。
有效利用包括加强创新,增强游客体验,拓宽旅游周期;合理划分是指不能千篇一律种植水稻,要按照不同季节、不同植物将区域划分好,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闵庆文看来,紫鹊界梯田景观只是旅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应是研究科学价值,比如研学;同时研究生态和文化的结合,比如康养等,这是能够有效区分紫鹊界和其他地方梯田的不同点,也是自身优势所在。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在探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农文旅融合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湖南的紫鹊界梯田,会被逐渐烙上“世界”的符号。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206/w750h256/20240924/0630-gife060a4d6109e50d399319434ea59d21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