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
75年前,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按下电钮,
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这一抹中国红,
从此成为中国人
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
如今,
中国青年将国旗越传越远,
从深海到深空,
从南极到珠峰,
这是前人先辈不敢有的奢望,
也是一代一代中国人
奋勇“传旗”的成果。
在月球背面,
一面由玄武岩纤维织成的国旗
至今仍鲜艳矗立,
这是全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
独立动态展示的国旗。
武汉纺织大学月面国旗团队
成员曹根阳说:
“这是我们靠自己的力量
走出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地球之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毕业生周千龙
将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展开。
他动情地说:
“这是我儿时的梦想,
这是我对祖国的致敬!”
在南极昆仑站,
自2005年中国科考队
首次将国旗插上
南极冰盖最高点以来,
每个新年第一天,
科考队员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今年,
由武汉大学学生耿通接力。
在西太平洋海域,
“深海一号”科考船乘风破浪,
助力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
那面在深蓝海域高高飘扬的国旗,
由武昌造船设计院船海中心
安志杰等武汉工程师
首次升起。
今天(9月29日),
听他们讲述在传旗路上
成长、奋斗的
新时代青年故事。
我们织出的国旗两次在月球展开
我是曹根阳,
武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
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今年6月,
在徐卫林院士的带领下,
我们用玄武岩超细丝
织出的五星红旗,
随嫦娥六号探测器登月,
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
第二面月面国旗,
也是全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
独立动态展示的国旗。
2012年,
我正处于博士毕业前夕。
徐老师交给我一项任务:
制作一面五星红旗,
随嫦娥五号带到月球上去。
那年正好是我入党第10年,
能接到这样的任务,
我感到非常光荣。
我们运用原创成果——
“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
超细粉体化
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术”,
制备微纳米蚕丝粉体
研制出了新的色浆,
为国旗颜色“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不仅从本质上解决了
极端条件下串色的问题,
攻克了月面国旗
最核心的技术难点,
也让嫦娥五号的国旗有了蚕丝
这一中国元素。
在嫦娥六号国旗的研制中,
为了得到更细更柔的玄武岩纤维,
我们没日没夜地做实验,
甚至把实验室搬到
企业的玄武岩熔炉旁,
一住就是一个月。
最终在徐老师的带领下,
我们解决了
超细玄武岩丝稳定生产、
双防护结构高品质玄武岩纱线等
行业痛点问题,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用的玄武岩
采自太行山腹地的河北蔚县。
太行山曾是
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根据地,
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渊源也为月面国旗
增添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今年6月4日早上,
我正在给孩子做早餐,
手机叮叮咚咚地响。
“国旗在月背展开了,
颜色鲜艳。”
武汉纺织大学
校歌歌词中有一句:
“纺大纺大,经天纬地。”
在这一刻,
我切身感受到
“经天纬地”的深刻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我将牢记使命,
继续为航天强国建设
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带着五星红旗登上地球之巅
我叫周千龙,
今年24岁,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届
户外运动专业硕士毕业生,
在武汉从事摄影工作。
极限运动和摄影
是我的两大爱好,
我先后攀登过10座
5000米以上的雪山。
今年5月21日上午10时20分,
即将毕业的我
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
实现了幼年时期的梦想——
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
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之巅。
周千龙登顶珠峰展开国旗。
5800米、7000米,
我们在珠峰北坡下
反复攀登拉练,
等待攀登珠峰峰顶的
天气窗口期。
5月21日,
我们从海拔8300米的营地
向峰顶攀登,
还剩500多米的海拔差,
距离约为1000—2000米,
攀登很艰难,
2000米不到的距离
花费9个小时。
冲顶当天,
攀登的地方都是裸露的岩石,
需要贴着岩壁走,
脚下就是悬崖,
俯瞰下去自己如同站在云端,
对体力和意志力是很大的挑战。
我身背着氧气瓶,
自然增加了体能消耗。
登山时需要合理分配体能,
攀登者如果把所有体力
用来登顶,
在登顶下撤的时候
很容易体力不支。
最让我欣慰和激动的是,
作为带着任务的摄影师,
我还随身携带了无人机。
在海拔8300米的珠峰山腰,
我放飞无人机,
拍到了尤为壮观的珠峰画面,
无比震撼。
5月21日上午10时20分,
我终于站在了
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峰顶,
望着脚下绵延翻滚的云海,
我的内心激动不已。
完成工作任务后,
我从背包里拿出
精心准备的五星红旗展开,
并拍照记录下这个荣耀时刻。
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把五星红旗展开在地球之巅,
向祖国致敬。
攀登路上,
家人的牵挂是我坚强的后盾。
从出发到登顶,
累计耗时45天。
前期,
父母担心我的安全,
时不时打电话询问近况。
在我安全下山之后,
他们都很开心。
我在珠峰顶展开五星红旗的
这份喜悦
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我在南极昆仑站升起五星红旗
我叫耿通,
今年28岁,
是武汉大学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
作为武汉大学
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的一员,
我参加了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
南极科学考察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
2014年,
我在山东科技大学读本科时
加入了学校国旗护卫队,
后来,
我被推选为学校国旗护卫队
团支书兼任队长。
去年秋天,
我踏上了前往南极的征途。
出发时,
我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
向亲友们告别,
我们科考服左胸前,
都贴着一面国旗。
在雪龙船的桅杆上,
国旗高高飘扬,
一路引领着我们奔向南极。
当我们踏上南极的冰原,
雪地车的引航车上
国旗迎风招展,
我就坐在这辆“头车”上,
随时都能看见
这抹鲜亮的中国红。
在南极,雪地车的引航车上国旗迎风招展。
当我成为中国第40次
南极科考队的队员时,
副队长问我想不想担任升旗手,
我特别兴奋,
并积极自荐。
最终,
我如愿成了
南极昆仑站的升旗手之一。
2024年新年第一天,
我们20多名队员站成一排,
面向国旗,
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
现场没有音响,
在队长的领头下,
全体队员齐唱国歌,
将国旗升到南极的天空。
看着五星国旗
在南极的上空飘扬,
我的心中就像燃起了
一团红色火焰,
那一刻,
我感到无比的神圣和自豪。
我想起十年前
在校园里升旗的情景,
也想到中国南极科考
这40年跨越式的变化,
想到这背后国家的坚实保障,
以及一代代
科研前辈们的辛劳付出。
耿通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抵达泰山站。
我想,
国旗不仅是一面实物,
更是在我心中。
我希望能将专业技能
发挥到极致,
为推动国家极地科考事业继续发展
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升起“深海一号”首面国旗
我是武昌造船设计院船海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安志杰,
曾担任“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
支持母船总工艺师。
前几天我在新闻上看到,
“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
维嘉海山结束海底作业。
回到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后,
潜水员和科考队员
在“蛟龙号”的甲板上
升起五星红旗,
那一刻,
我仿佛就在现场。
“深海一号”科考船船头国旗迎风飘扬。
2016年11月6日,
我接到担任“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总工艺师的任务,
兴奋不已。
“深海一号”是我国第一艘
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该船集深远海立体勘察、
海洋资源调查、
多样高精实验于一体,
是国家深海战略的大国重器。
2018年12月8日,
“深海一号”在武昌码头下水。
下水前一天,
我们在罗经甲板主桅杆上
升起了五星红旗。
这是“深海一号”
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我们站在红旗下,
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21年8月3日,
“深海一号”科考船
执行入列以来
首个大洋综合调查航次。
新闻播放的时候,
我和同事看到“深海一号”上
悬挂的国旗。
那一刻,
我们都欢呼了起来,
因为那是我们
亲手升上去的国旗。
同年,
“蛟龙号”搭乘“深海一号”
再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又一次完成了
7000多米的深潜试验。
自去年12月
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以来,
“深海一号”搭载的“蛟龙号”
已在西太平洋多处海山和海盆
开展18次下潜作业,
搭载了数十名
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
现在,
我还经常与
“深海一号”上的工作人员联系交流。
每当在船长和大副的朋友圈中
看到“深海一号”的最新消息,
我都会第一时间
送上问候和祝福。
作为目前世界最新型的
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深海一号”对提升我国
精细探索大洋资源环境能力
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具有重要意义。
船员在“深海一号”上合影。
对我们这群建设者而言,
最自豪的瞬间,
莫过于看见五星红旗
在深蓝的海域中高高飘扬。
如果梦想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国旗在大街小巷,
在星辰大海,
更在你我心中。
不忘来路,不忘初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让我们万众一心、继续前行,
在祖国的大事业中磨砺青春,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
更加壮丽宏伟的青春之歌。
(长江日报出品 讲述人:曹根阳 周千龙 耿通 安志杰 记者:陈晓彤 谌达军 杨佳峰 汪洋 汪文汉 实习生:孙佳莹 通讯员:刘戈 郑婷 武柳青 周建仁 制作:喻鑫)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