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你好,小镇】江苏黄桥:烟火琴韵

【你好,小镇】江苏黄桥:烟火琴韵
2024年10月01日 10:23 央广网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镇,以“接地气、烟火气、有朝气”的融媒体表达,讲述小镇的人与事,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镇实践路径与经验,展现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

  晨光熹微,黄桥在芝麻香气中苏醒,古镇、市井、人家浸润了烧饼酥香。吃过烧饼等早餐,吕官宝开始了一天的手工活——近200道工序,耗费个把月,制出一把小提琴。

  江苏泰兴黄桥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现在常住人口超过23万,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个从事与烧饼或提琴相关的产业。吕官宝就是一名“琴二代”。以黄桥烧饼闻名的小镇凭借提琴产业这一“手工名片”扬名世界,让人们打开了对黄桥的全新认知。

黄桥镇音乐生态湖,状似提琴,故又名提琴湖(央广网发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黄桥镇音乐生态湖,状似提琴,故又名提琴湖(央广网发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无中生有”的特色产业

  吕官宝自小在提琴堆里长大。“20世纪60年代,一批在上海务工的提琴产业工人带着技术回到黄桥。”吕官宝回忆,他的父亲吕伯健就是在这一契机下,成为当地最早的一批制琴工匠。

  追溯黄桥发展,昔舳舻千里,今五县通衢,江南水乡和苏北平原的交融孕育了小镇开放包容、坚韧敢为的性格。即使是提琴这样的稀罕物,黄桥人也接受得很快,并扩张出了庞大产业。

  当时,黄桥创造性地将提琴拆分成刨板、削边、上胶、刷漆等多个工序。当地农民涌入工厂,承担起生产的各个环节。

  跨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产量的提升,各类提琴门店、工厂逐步在黄桥百花齐放。“提琴所有零配件,不出黄桥都能买到,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的。”吕官宝自豪地说道。

吕官宝在个人工作室里制作小提琴(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吕官宝在个人工作室里制作小提琴(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

  从父亲手中接过制琴的接力棒,吕官宝还自学绘画、雕刻技艺,制琴水平日益精湛。如今,他已是国家二级制琴师。

  “家里堆的都是制琴木料。用风干了三五年的老料,才能有更好的琴声。”吕官宝说,黄桥人制琴实在,不怕花时间。

  在黄桥,像吕官宝家这样的提琴工作室有很多。进入21世纪,面对市场同质化竞争,黄桥一边沉淀,一边通过人才、环保等要素,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并赋能中小微制琴企业发展。

  特别是面对打磨粉尘、喷漆污染等问题,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全国首个专为提琴提供打磨、喷涂的乐器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管理,一举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

黄桥企业内,工人分工完成提琴制作各环节(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黄桥企业内,工人分工完成提琴制作各环节(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

  数据见证变化。截至2024年6月,黄桥拥有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220多家,3万多名从业工人,年产各类提琴100多万把;提琴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0%以上,占全球40%左右的市场份额。黄桥不仅成为“中国提琴产业之都”,也成为提琴行业生产标准制定者。

  “我的琴最早卖给教琴的启蒙老师,后来是音乐学院的师生,现在也出口国外,走上了世界舞台。”吕官宝对照着密密麻麻的订单,笑着介绍。

  琴声漫于烟火中

  乐器制造业连通城乡的发展,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黄桥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从提琴小镇到琴韵小镇,一字之变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吕官宝的女儿吕逸菲,2022年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的大提琴演奏专业;外甥马海峰已经是黄桥镇东街小学的音乐老师。

  “逸菲是镇上第一个走上大提琴专业道路的孩子,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孩子开始报考音乐学院。”吕官宝介绍,受益于制琴文化,小镇学琴的氛围一年比一年好。

  只做琴不会琴,曾是黄桥人的遗憾。如今,黄桥绝大多数学校普及了乐器教育,小提琴、吉他、尤克里里、葫芦丝……音乐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孙德林家庭演奏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孙德林家庭演奏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曾经的提琴沾着泥巴,如今的乐声融入烟火。吕官宝家还有一位“明星”朋友——孙德林。

  今年72岁的孙德林是黄桥镇东进管乐团团长。这支乐队由个体户、工人、农民等组成,连续几年登上了黄桥每年的盛会——“6·21国际乐器演奏日”。2017年起,“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主会场已经连续8年选在黄桥。

  提琴特色产业是共富故事的精彩乐章,但不是黄桥发展主题曲的全部。

  近年来,黄桥打造琴韵小镇的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烟火气中蒸腾出了新变化、新产业。黄桥烧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黄桥烧饼研究院未来食品产研中心应运而生;通过发展新能源、生物食品、智能装备等现代化产业,黄桥经济开发区2023年工业开票销售已突破200亿元。

“黄桥烧饼”是黄桥另一张名片(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制)“黄桥烧饼”是黄桥另一张名片(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制)

  产业蓬勃,声名远播,黄桥吸引着越来越多异乡人来这里买琴、制琴、旅游、生活。在这里学习制琴的陕西小伙冯恒说:“在黄桥更懂得匠心。”

  热情好客的黄桥人,建设着自己的家乡,也接纳着每一位小镇的知音。

  小镇简史:

  黄桥位于江苏省泰兴市东部,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镇域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超23万,为泰兴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副中心”。黄桥人才辈出,走出了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物理学家和剧作家丁西林、生命科学家王德宝等。

  近年来,黄桥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琴韵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双步走,同时发展高倍率锂电产业链、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链、现代风电智能装备产业集聚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形成“两链一聚一镇”的特色产业体系,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小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16个国字号荣誉。

俯瞰黄桥(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俯瞰黄桥(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监制:伏成镭

  策划:栾永胜 卜叶

  采制:王姝姝 郑楚豫

  视频:王姝姝 郑楚豫 刘剑忠

  鸣谢: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江苏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