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南昌宁:绿色彩笔描绘金秋丰收画卷

云南昌宁:绿色彩笔描绘金秋丰收画卷
2024年10月02日 13:31 云南网

  金秋时节,保山市昌宁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绿水青山正在“变现”为金山银山,绿色彩笔正描摹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

  眼下,正是柯街镇玉地里村大树番茄收获的繁忙季节。放眼田间地头,大片大片的大树番茄为田野披上了翠绿的“生态外衣”,成熟的果子金黄透亮,吸引着一拨拨采购商纷至沓来,果农们也喜滋滋地“晒”起了成绩单。

  柯街镇玉地里村大树番茄种植户张昆说:“一亩产值在两万元左右,只要水肥各方面充足,一年四季都结果。我们的销售地点主要是腾冲,还有外省重庆、广东、四川、浙江等地。”

  在丰收画卷里,昌宁的现代农业也在金秋进入了不同的打开方式。在离玉地里村不远的柯街村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座座现代化的大棚整齐排列,宛如银色的波浪镶嵌在绿野之中。这些优质的蔬菜种苗大多来自县内的专业化蔬菜育苗基地,自从引入了育苗基地的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后,当地菜农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前三季度,柯街镇共规划种植蔬菜4.51万亩,预计总产量6.98万吨,总产值3.51亿元。

  绿色食品认证也为柯街镇乃至全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创建品牌探索了新路子。据了解,目前,柯街镇共申报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13700亩,申报绿色蔬菜产品认证13325吨。在无公害生产标准和规范种植技术支撑下,柯街镇的产品抽检已经达到无公害标准,提升了蔬菜产业品牌的影响力。

  柯街镇副镇长董胜明说:“下一步,柯街镇将坚持标准化生产,打造无公害基地和品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桥梁作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构筑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市场营销网络,促进蔬菜销售。”

  在深度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的探索中,昌宁县始终紧盯农民增收的目标,让绿色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柯街镇华侨社区、卡斯镇卡斯村先后建成昌宁职业技术学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托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与防治、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充分满足职校学生教学实训和全县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同时,园区还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劳动力种植技能培训、蔬菜新品种示范,引入国内知名农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育苗技术、种植技术、新品种引入、示范带动推广、市场营销、就业岗位等方面实现了互通和共享,为周边农户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育苗季节可达60个。

  卡斯镇农业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加平说:“项目利用热带、亚热带气候优势,将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建设2000亩蔬菜、粮食、水果轮季种植,集生产、加工、物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景观、蔬菜文化、特色产业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周边3000亩土地发展为规模化特色农产业区。”

  与柯街、卡斯等热区不同,田园镇四角田村则凭借温凉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以特养特,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两山”理论转化实践基地为目标,党组织牵头领办四角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依托科技创新,引导农户与合作社将野生菌林下促繁作为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同时,积极引进野生菌精深加工企业,成功将野生菌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品牌和亮点,开辟了村、企、民共同富裕新路径。

  田园镇宣传委员周洁说:“今年,田园镇围绕加快推进野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云菌’产业示范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区’建设,将通过实施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100亩,建设以粉菌、干巴菌等野生食用菌为主的保育促繁基地1个,引进人工促繁技术后,将实现野生粉菌、干巴菌比去年产量翻2至3番。”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通过菌类繁殖基地建设、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支撑,在党组织和合作社的推动下,如今的四角田村,已初步形成集采、食、游为一体的菌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年平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700余万元,逐渐呈现出生态资源变生态产业、生态产业跃升生态经济的喜人局面。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杨晓华 段瑞霖

云南省昌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