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记者 陈俞印 济南报道
“亲爱的祖国母亲,我是一名今年75岁的医生……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国庆节前,山东一位75周岁的医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一封给祖国母亲的信。
这位新中国的同龄人,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的退休专家、教授张洪福。他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身份——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中的山东医疗队成员。
在国庆节来临之际,面对海报新闻记者专访,这位退休多年的老专家回忆起当年救援的故事,讲述了他所见证的祖国医疗事业的巨变。
国庆节前,75周岁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家张洪福写下了一封给祖国母亲的信。
一封特殊的日记“家书”
纪念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那场救援
“转眼来到四川灾区第10天了,这天突然接到老伴、儿子分别从济南、北京打来的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保重身体!此刻我才意识到今天(5月22日)是我58岁生日。”这段回忆,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专家张洪福多年前的一篇日记,也是他后来写给当年共同抗震救灾队员们的一封特殊的“家书”。
特殊“家书”背后,是一段关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令人难忘的救援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出于职业本能,张洪福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医院可能要派医疗队,心里已经做好了奔赴一线的准备。
“当晚11点,我果然接到科主任通知,让我们随时准备出发。”张洪福回忆,第二天一早,年近六旬的他作为齐鲁医院医疗队的副队长,随山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从济南出发,乘飞机赶赴四川。当天下午,医疗队抵达灾区,张洪福和队友们立即投入到救灾中。
“我们当时是全国最早抵达的地方医疗队。”张洪福回忆,当年,他所在的齐鲁医院先后组建了三批医疗救援队共13人,奔赴抗震救灾一线,他是第一批。
“当年救援还是很危险的,有一次,我们在救援途中赶上6.4级余震,眼看着巨大落石从眼前滚落,车旁边就是百米悬崖。还有一次,我们从都江堰经过绵阳去平武救援,原本3个小时的车程,因种种险情,在山路上走了17个小时,一路上经常看到侧翻的车辆。”张洪福回忆,当时大家都顾不上考虑自身危险,一心想的是抓紧到重灾区去救人。
转眼在四川救灾10天,张洪福一心扑在对受伤群众的救治中,忘记了外界的一切,直到远方的家人打来电话,才想起来那天是自己生日。
“战友们(医疗队员)听说后,在救援间隙,纷纷围拢过来,以水代酒给我送上祝福……没有生日蛋糕,没有美酒佳肴,这却是我生命中过得最隆重、最有价值的一次生日。”张洪福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当年,在汶川地震救援一线,张洪福作为队里年龄最大的医生,与年轻的医疗队员们冒着生死考验,先后在都江堰、平武等地救治伤者,为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保护灾区人民身心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在灾区救援工作中舍生忘死、勇于担当,医疗队从四川完成救援任务回到山东后,张洪福和另外4位队友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均记二等功。张洪福还被山东省教育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有人问我们,地震的时候怕不怕。我说后怕,但不后悔!老话常说提着脑袋干事,我以前从来没体会过,那一次地震救援中,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提着脑袋去担当!”张洪福写道,我是一名齐鲁医院培养出来的医生,我还是党员,我必须迎难而上,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与生俱来、刻在骨子里的思想,何况我还曾经当过兵,我更不能退缩。
“跟危险相比,我印象更深的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场景。当年,来自全国的军人、各省的医疗队、志愿者团队,都第一时间赶往四川,在那一刻,他们都是英雄。”张洪福说。
“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每到这一天,我都会想起那个特殊的生日,都会想起患难与共的战友们的深情厚谊。在那些每天都要经历生死考验的日日夜夜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撑,用责任和坚强撑起一片天。衷心感谢你们,我亲爱的战友们!”张洪福写道。
张洪福说,自己是一个不擅长写信、写日记的人,几十年来,家里的一些书信和日记大多随着时间散失了。地震救援当时,救援时间宝贵,没时间给家里写信,汶川地震5年后,他才写下了这封特殊的“日记家书”,为了纪念,为了铭记。
汶川地震5年后,他才写下了一封特殊的“日记家书”。
从唐山到汶川
两次抗震救灾,见证中国医疗救援发展
“我这一生中啊,其实参加过两次地震救援医疗队,一次是刚才说的汶川地震救援医疗队,还有一次是唐山地震医疗队。”张洪福感慨,相隔三十年,两次抗震救援中,他看到了中国人的众志成城,也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医疗技术的进步。
“1976年唐山地震时,我还是一名山东医学院的大学生,正在济南一家医院实习。当天,学校紧急通知我们回校,我们全部编入山东医疗队,准备参与救援。”张洪福回忆,当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迅速投入救援,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
“当年,我们很多同学被派往各地运送伤者,我老伴当年也是我的大学同学,她被派往南京运送伤者。我先是留在济南参与患者治疗,后被派往唐山运送治愈的受灾群众。”张洪福回忆,当年有大批唐山地震受灾群众被运送到山东各大医院救治。
那一年,是张洪福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地震的强大威力,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这名年轻的大学生。他回忆,当年地震破坏力强,一线救援条件有限,很多人受伤严重;跟现在相比,当年医疗条件还不够发达,救治也存在很多困难,但医生们克服一切困难,加班加点,全力抢救病人。
“很多唐山群众治愈后,依依不舍地跟我们告别,临走前,他们数次鞠躬感谢山东医生的救治。”张洪福回忆,自己运送的是伤情最重、最后一批从山东治愈转回唐山的群众。
“当年我们是坐火车赶往唐山,记不清一路坐了几天几夜,一路颠簸,精心照顾和陪伴,终于到达唐山,把两名伤愈群众送回了家。”张洪福回忆。
那一场全国医生集体奋战的唐山地震医疗救援,让年轻的他更加坚定了学好医学,救治更多病人的心愿。
从那往后,转眼,三十多年过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8.0级强烈地震。 这时,张洪福已经58岁。当年的大学生已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位胸外科老专家。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救援和医疗条件都大大提升。我们有了大量国产的先进救援车,头顶还时不时飞过救援直升机。”张洪福回忆。
“我们医疗队从山东出发的时候,自带了许多先进的救治设备和医疗用品。”张洪福说,汶川地震的时候,自带的医疗用品派上了大用处,医生们甚至能在现场给伤者做X光片,现场做气管插管,这在30年前唐山地震时,是不敢想象的。
“如今,全中国的医疗救援水平都已经非常高了,以我们山东为例,很多城市和医院都配备了抢救车,车上医疗器械配置齐全,如果有灾难来临,救援车可以立即变身临时治疗室和手术室,就地抢救伤者。”张洪福感慨,他所在的齐鲁医院,还建起了直升机救援系统,在医院楼顶,就有直升机的停机坪。
“我们中国人是很了不起的!”张洪福说, 震后多年,自己虽然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再回到唐山和四川去看看,但他一直牵挂着当地,听说当地群众在各方帮扶下,重建起漂亮的家园,他心中也很欣慰。
一位75岁老医生的“小小心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群新中国同龄人,与国家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张洪福正是其中一员。
今年,75周岁的张洪福已经退休15年,被医院返聘后,老人家依然每周坚持在诊室坐诊。
“我从小喜欢医学,没有什么宏大的心愿,我唯一的小小心愿,就是治病救人。”张洪福说,自己从医多年,看见自己曾经救治过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后30多年了还在正常生活,肺癌患者手术后28年了还健在,这就是自己作为医生最高兴的事。
“实事求是地说,我如今坐在门诊上工作一天,只要还有一小部分病人喜欢我,喜欢我的工作作风,对我的治疗认可、放心,我就很愿意继续在这里上班,继续治病救人。”张洪福说。
今年,75周岁的张洪福已经退休15年,被医院返聘后,老人家依然每周坚持在诊室坐诊。
“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我无比自豪和荣幸。”张洪福说,这些年,作为一名医生,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医疗水平的巨变。
张洪福告诉记者,从1949年到2024年,新中国成立的75年间,中国医疗水平飞速发展,多项技术开始走在世界前列。
“以我所在的胸外科来说,当年一台要做8个小时的手术,如今可能只需1小时,甚至有的手术只需40分钟,手术后患者能自助下地行走。”张洪福说,医疗设备的改进、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生技术的进步等,让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一天做一台手术,从早晨8点上台可以做到下午3点,曾经有一个食管癌患者从早晨8点上台,我跟着我老师手术到晚上7点,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个病人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张洪福说,如今,类似的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了,风险也小多了。
“如今各大医院医疗检查的机器更加先进,开胸手术变小切口手术,有的手术甚至用上了智能机器人,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张洪福告诉记者。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了,咱们中国人总是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干大事。你看,75年来,咱们中国人克服了无数困难,创造了无数奇迹,迎来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张洪福说。
“祝福亲爱的祖国母亲繁荣昌盛,祝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国庆节前,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专家,感慨万千,提笔深情写下了一封给祖国的信。
【征集线索】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旗下各平台、腾讯新闻持续面向全网征集家书线索。如果您有家书、日记、手稿或相关线索,可发送基本资料、联系方式到“家书里的中国”活动电子邮箱:jsldzg2024@163.com;可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进入海码头“家书里的中国”话题留言;可通过“海报新闻”抖音号、微博话题#家书里的中国#首条置顶微博等渠道留言提供线索。如您不方便网上投递,也可拨打热线电话0531-85193610反馈信息。山东网友或提供与山东相关书信线索的,还可以根据您所在的城市联系16市档案馆征集处,向档案馆提供家书资料。
责编: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