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荆州10月8日消息(记者赵玲 左洋)9月27日下午,在荆州江陵石化码头,一艘满载3000吨醋酸产品的货轮离港启航,通过长江航道运往岳阳和江苏地区。
这处江汉平原唯一、长江中上游规模最大的危化品专用码头于8月20日正式开港投运。江陵石化码头是依托国家能源大通道建设而确立的重点工程,主要承接上下游油品、液态化学品水运中转。
江陵县位于江汉平原、两湖平原核心地带,处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中心位置,到国内四大经济发展极的距离基本相等,均在1000公里左右。
“依托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大通道与长江航道和荆州沙市地方铁路的‘双十字’交叉优势,江陵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已建成‘公、铁、水、空’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大网络,吸引煤化工等龙头企业落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迎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荆州市江陵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超对央广网记者说。
抢抓机遇 行业龙头落子布局
曾经的荆州江陵,是诗人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而随着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会,“煤化江陵一日游”在这里成为现实。
全长1813.5公里的浩吉铁路,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
荆州江陵站是浩吉铁路主要的煤炭疏运站,距起点浩勒报吉南站1233公里,从煤炭主要集运地陕西省靖边东开出的列车直达江陵仅需20小时左右。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襄州运营维修段江陵站站长文柯介绍,该站延伸出的3条专用线分别通往荆州煤港、江陵电厂和华鲁恒升,日均发运煤炭达6万吨,日卸车量保持在800辆,2022年发运煤炭1256万吨,2023年发运煤炭1400万吨,是浩吉铁路主要的煤炭疏运站。
煤炭随着翻斗机的旋转,从运煤专列上卸在江边的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在大型装载设备取送下,刚下“火车”的煤炭就登上了通江达海的“客船”,经过“铁水联运”的无缝接驳,开进长江中下游沿岸的火电厂、炼钢厂。
江陵一举从不产煤炭地区,转变成为煤炭集散地,常年储煤上千万吨,为煤炭就地转化提供了条件。
依托此,江陵县抢抓机遇,不断完善“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大网络。
张超介绍,江陵县已建成“一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和“三横三纵”干线公路网,辖区长江临水岸线49.5公里,其中优质港口深水岸线23公里,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吸引高端企业落户创造了条件。
“这里要素保障充足,而且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浩吉铁路“乌金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交汇,既可辐射沿江城市和华中地区,还能缩减近四分之三的运输时长。
看好江陵的不只是华鲁恒升。华电江陵、荆州煤港、江恩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优质项目,也是被“江陵优势”吸引,相继落地,为江陵注入一股股强劲的工业动能。
优化区域分工 放大集聚辐射效应
按照“交通物流强县”战略目标,江陵县提出“依托大通道、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平台、发展大物流、聚集大产业”的发展思路。
江陵县以物流业降本增效为主线,构建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县域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打造煤炭及煤化工铁水联运基地、危化品铁水联运基地、集装箱铁水联运基地、公铁联运物流基地、航空物流基地。
“石化码头是码头中的‘稀缺资源’。”湖北荆楚危化港口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艾鑫宇介绍,过去,荆州及江汉平原的危化品70%通过公路运输,剩下部分主要通过铁路和管道来运输。
“华鲁恒升荆州公司年产100万吨醋酸及其他化学品,相较汽车运输方式,通过水路运输化工品,每吨可节省30%物流成本,提高20%的物流效率。”艾鑫宇说,码头投用后,荆州企业所需化工原材料可以从这里便捷高效“上岸”,与此同时,荆州及周边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也可以从这里下船通江达海。
据悉,该公司已和荆州、荆门、武汉、张家港等地的10余家企业和贸易商达成合作意向,码头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江陵县发展步入“快车道”。2024年上半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和工业技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荆州全市第一。
眼下,距离码头约1.7公里处,与之配套的江陵石化仓储基地建设正酣。
该基地规划建设30万立方米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区及配套设施,通过管廊与码头和附近化工企业连通,集危化品存储、运输、装卸等功能于一体,预计10月份投入试运营。未来,仓储基地还将投资6亿元建设一条危化品铁路专用线,与浩吉铁路江陵站无缝衔接,真正打通危化品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
荆州市江陵县副县长韩凯介绍,未来,江陵将依托公铁水空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浩吉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物流大通道潜力,构建江陵物流“十字”交叉体系,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放大“十字交叉点”集聚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