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甘肃简牍博物馆 尺寸之间 探华夏千年

甘肃简牍博物馆 尺寸之间 探华夏千年
2024年10月20日 18:00 新浪新闻

甘肃简牍博物馆外景。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甘肃简牍博物馆外景。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
观众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书于简帛”展厅内参观。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观众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书于简帛”展厅内参观。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
《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简牍。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简牍。图片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

  【新时代文化地标】

  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上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是一家以简牍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展示利用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博物馆。

  甘肃是简牍大省、汉简之乡。西北干燥的气候、砂质土壤为简牍保存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自20世纪初以来,甘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汉代驿置、长城烽燧等遗址相继出土汉简约6万枚。

  “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甘肃简牍文献,是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万千故事的日常书写,又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古代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说。

  早在2012年就成立的甘肃简牍博物馆,一直存在着“有馆无舍、馆展分离”的状况。2023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开放短短一年时间,她已成为当地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游客接待量突破110万人次。今年5月,该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简述中国”基本陈列获全国博物馆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甘肃简牍博物馆现收藏简牍近4万枚,汉代帛书、悬泉西汉纸、汉代毛笔、屯戍用品及其他文物1万余件。5万余件藏品中,珍贵文物达到3.2万件,占比居全国博物馆前列。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厚重的边塞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馆内常设“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4个基本陈列,涉及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等,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影像互动、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为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现了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化与中华智慧。

  观众在移步换景中,与珍贵文物对视,触摸历史的脉搏——

  “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伏置三十五里……”站在巨大的丝绸之路示意图前,左侧的《居延里程简》详细记载了从汉代都城长安至张掖郡的20个驿置名称,右侧的《悬泉里程简》记载了从武威郡到敦煌郡14个驿置的详细信息。两枚出土于不同地点的简牍,却“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它们作为重要实证材料,助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2014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肩水见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这是馆藏一级文物《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上的记载。这件文物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内容是朝廷派使者慰问边地吏卒,途经肩水金关时的费用记录。27名官吏平均每人摊了55钱,这可能是最早“AA制”的记录,也反映出当年基层官吏之不易。

  《康居王使者册》由7枚汉简编连成册,记载了康居王使者前来贡献,所献的三匹膘肥体壮的白骆驼被评估为羸瘦的黄骆驼,对这不实结果,康居使者上诉朝廷申冤;墙壁题记“四时月令诏条”,详细记录了“禁伐、禁渔、禁杀幼小动物”,是一部写在墙上的汉代“环境保护法”……

  有观众在社交平台留言:“你不会想到,那样小小的一寸简片,竟蕴含着那么多的历史细节,折射出千年前的政治、文化与生活。”

  输入个人信息,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出关凭证;拉弓射箭,可以体验戍边将士的“秋射”考核;借助多媒体影像,再现西北汉简考古发掘的情景……甘肃简牍博物馆还利用全息呈现、数字孪生、AR等多媒体技术,给观众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简牍之旅。

  每一枚简牍,都记录着中华文明,传承着文化根脉。无数后人驻足观望,在古今对话中,认清中华民族的所来之路。

  (本报记者 尚 杰 王冰雅)

甘肃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