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长春”都知道,如今在老机车厂的厂区里,空旷的土地之间,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很有年头的建筑。附近的居民,为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大红楼。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之间,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座貌不惊人的建筑,曾创造过这座城市的诸多“第一”,曾经历过一段多么跌宕起伏的岁月……
起点
1898年,为了攫取东北富饶的资源,沙俄开始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随着“宽城子站”在长春的北部建成,在蒸汽机车的轰鸣声中,这座城市也随之踏上了近代化的轨道。
铁路全线通车之后,宽城子周边成为铁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大量的中外移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这座车站旁边形成了一片崭新的街区。塞尔维亚裔的沙俄工程师苏伯金,就是其中之一。
这名工程师,有着相当敏锐的商业头脑。
当时的长春,是小麦的重要产区;铁路沿线的沙俄侨民,对于面粉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这条铁路,又让运输变得无比便利……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在这座车站附近设立一座面粉厂,收购长春出产的小麦、在工厂中制成面粉,再通过这条铁路运送到沿线的城镇,售卖给沙俄的侨民们。
于是,他筹措了一笔资金,从德国引进了一批机器,并在宽城子站西北方向300米左右的地方,建立起了“亚乔辛制粉厂”。
而厂址,就是今天的这座“大红楼”。
这座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工厂一经落成,便在当时的长春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此前,中国的面粉加工大多以人力或畜力或者风力、水力来驱动磨盘。而在这座工厂,烧起一个大炉子,就可以迅速让成百上千斤的面粉从钢铁铸造的机器中流出来。惊讶与疑惑之余,人们把这种机器以及装备了它们的工厂称之为“火磨”。
这座工厂高四层、带有一座地下室,是当时附近城区之中最高的一座建筑。建筑采用红砖修砌,顶部采用红砖垒砌的方式构筑起独特的造型,具有浓郁的现代风格。
随着这座建筑的落成,长春城市发展史中的一系列纪录也随之诞生:
第一座近代工业建筑;
第一座框架结构建筑;
第一座拥有电梯的建筑;
第一座拥有地下室的建筑;
当时层数最高的现代建筑……
大楼竣工之后,亚乔辛制粉厂也随即正式开工。蒸汽驱动的机器,大大提高了面粉加工的效率。在这一时期,这座工厂每天能够生产面粉800袋。“亚乔辛”这个名号,也越来越响。
巅峰
不过,这座工厂刚刚落成不久,就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危机。
1904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日俄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大地沦为列强厮杀的战场。在战争中,亚乔辛制粉厂被迫停工,苏伯金也逃往哈尔滨避难。
在北上哈尔滨之前,苏伯金把工厂委托给生意伙伴王荆山,希望对方代为管理。
王荆山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大屯。家境贫寒的他曾在沙俄做过小买卖,在此期间学会了俄语。此后,他一直在长春经商,由于会说俄语,他和中东铁路沿线的沙俄商户们来往颇多,并结识了苏伯金。
而这次委托,让他的人生迎来了一次重大转折——战争期间,他没有辜负苏伯金的委托,把厂子看管得很好;日俄战争结束后,苏伯金为了感谢他的“护厂之恩”,把亚乔辛制粉厂生产的面粉全部交给他来销售。
成为“独家代理”的王荆山,随后开设了一座“裕昌源”米面店,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利颇丰。
另一个转折,也随后到来。
1914年,奥匈帝国大举入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苏伯金急于回到故乡,就把制粉厂低价出兑给了王荆山。
在作为亚乔辛制粉厂“代理”的几年里,王荆山看到了“火磨”巨大的生产能力以及面粉广阔的销售市场。早在购买亚乔辛制粉厂之前,他就也曾集资数万元,在自己的粮米铺中购置了“火磨”;接手亚乔辛制粉厂的同时,王荆山又在他处兴建厂房,在长春这座城市,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面粉帝国”。
一战期间,由于战火遍及欧洲,沙俄从欧洲购买面粉的渠道随之断绝。为了补充军需,他们只能从中国东北大量收购面粉,王荆山的“裕昌源火磨”,也赚得盆满钵满,当时的报纸,更将其称为“亚洲第一火磨”。
歧途
在获取了“第一桶金”之后,王荆山趁机继续扩大规模,包括收购的亚乔辛制粉厂在内,总计拥有机器加工设备15台。“裕昌源火磨”,也成为长春近代第一家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民族工商业企业。
根据资料,到了1917年,“裕昌源火磨”已经建立起了多处工厂,每昼夜可磨小麦4.5万公斤、每天可以生产面粉1.5万包,产品远销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王荆山利用经营面粉的收入,建立起了长春近现代历史中第一座私立学校——自强学校。学校创建后,聘请当时教育界名宿杨世祯为首任校长;校庆十周年之际,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中华书局创始人戴克敦等社会各界名人曾题词相贺;有着“中国现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张伯苓,数次到校指导。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这所学校曾培养出诸多名人——曾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陆平,出生在长春的“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都曾就读于这里。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王荆山的故事,并没有迎来一个美好的结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好河山沦于侵略者之手。在日寇的高压政策之下,王荆山逐渐向日本人靠拢,“裕昌源”也随之成为日本控制的傀儡企业。
重生
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伪满垮台,名噪一时的“裕昌源火磨”也由繁荣走向了衰败,逐渐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中;高大的“大红楼”,则继续作为这一区域的地标,矗立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根据一些老年人的回忆,当时长春城区高楼很少,而这座“大红楼”,在建成几十年之后依然是周边地区的制高点。站在这座建筑物的楼顶,甚至能够远远望见人民广场中心的苏联烈士纪念塔。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片一穷二白的国土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在那个时代,作为中国版图上铁路网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东北地区的铁路机车总量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而相应的,机车检修工厂却非常稀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在东北建设一个机车修理工厂。
经过考察与论证,“铁道部长春机车工厂”就此诞生。
包括“大红楼”在内,昔日中东铁路宽城子站周边的大片土地,都被划归为机车工厂的厂区。
此后的几十年里,这座坚固的建筑俯瞰着一辆辆机车在身旁接受维修,各种机车诞生在脚下的厂区中,更见证了脚下这片厂区从最初的铁道部长春机车工厂,发展成为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遗憾的是,由于生产结构的调整、厂房建设的需要,这座建筑曾被部分拆除,只留下了半部残躯,依旧顽强屹立。
幸运的是,这座阅尽风雨的建筑与周边的历史遗存,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2009年,亚乔辛制粉厂旧址被列为长春市第八批市级保护文物;
2021年,伴随着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启动,“大红楼”和周边的历史建筑、工业建筑也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根据规划,“中车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改造项目将探索长春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保护、永续利用的新模式,构建起一座展现历史变迁与岁月更迭的“城市展厅”。
时至今日,在周围拔地而起的楼群环绕之间,“大红楼”的身影已经不再巍峨;但它仍将矗立在近代长春的发展起点,继续见证这座城市的未来。
(作者: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