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印度专家狄伯杰海大讲学,“中国通”是这样练成的

印度专家狄伯杰海大讲学,“中国通”是这样练成的
2024年10月30日 07:07 南海网

  南海网10月30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中印文化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10月28日下午,印度著名汉学家、翻译家狄伯杰(Bali Ram Deepak)做客海南大学,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以《与中国交往四十年:文明的相互联系必须为未来的合作铺平道路》为主题的讲座。

  全程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从中国“旧三大件”讲到“新三大件”,再讲到“新三样”,表明狄伯杰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说,与中国的缘分,还要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说起。

狄伯杰教授做客海南大学。记者 卫天豪 摄狄伯杰教授做客海南大学。记者 卫天豪 摄

  从小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狄伯杰的家乡库鲁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屈露多国。小时候,狄伯杰的父亲常常会将他叫到跟前,朗诵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他隐约记得,其中提到了般度族和阿萨姆王之战的故事,后者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

  “当时文章里出现了Cheen这个词,这是我与中国的初识。”他回忆道,后来,他还在无意间听到了两首描述中国的民间歌谣,于是,一颗关于汉文化的种子就悄然种在了他的心底。

  在高中,狄伯杰选择了历史和地理科目进行学习,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也颇有兴趣。他从学校的图书馆借到了一本题为《东亚历史》的书,不但有生以来第一次粗浅地接触到了中华文明,而且还了解了其对诸如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影响。“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长江、黄河。”他说。

狄伯杰教授做客海南大学。记者 卫天豪 摄狄伯杰教授做客海南大学。记者 卫天豪 摄

  真正与中国的接触,要始于狄伯杰考上尼赫鲁大学中文系之后。彼时,该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只有30多名学生,属于学校的冷门专业。然而,狄伯杰却依然选择以这里为起点,开始了长达5年的中文学习之旅。

  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难免会有些困难,但在谭中教授、叶书君教授、H.P.罗易博士等众多老师的指教和帮助下,狄伯杰很快就掌握了学习中文的技巧,以及中国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学、文化等。

  1991年至1993年,狄伯杰前往北京大学做了2年的访问学者,专门学习了文言文、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北大芍园外的排球场上认识的。恋爱关系确定后,我们的话题更多了,我的中文口语也更好了。”他笑着说。

  1996年,狄伯杰再度来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中国文化与文明的高级研究。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进行了深入学习与研究,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汉文化的海洋。

海大学子与狄伯杰教授进行交流。记者 卫天豪 摄海大学子与狄伯杰教授进行交流。记者 卫天豪 摄

  以诗词名著为媒 搭建中印文化交流桥梁

  近年来,狄伯杰翻译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古典诗词,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他将《论语》《孟子》《四书》、陈来所著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以及《季羡林评传》《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印卷》《我与柯棣华》等著作翻译成了印地语和英文,并帮助印度部分出版社出版了莫言、阿来、贾平凹等作家的著作。其中,《论语》最受印度读者的喜爱。

  同时,他还翻译了元曲《西厢记》《窦娥冤》,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以及《红楼梦》《古船》等作品。其中,《四书》是他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翻译时长达13-14年。此书一出版便收获了许多印度读者,让更多印度读者开始认识中国、走进中国。

  除了《四书》,便属《红楼梦》的翻译时长最久,狄伯杰花费了9年的时间才将其翻译完成。“《红楼梦》融入了许多中国山水、历史、人文,还有许多诗词,这是属于中国独特的文化,翻译起来并非易事。”狄伯杰坦言,好在有现代汉语的释义作为辅助,让自己对中国名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狄伯杰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两国为何要文明对话?

主题讲座现场。记者 卫天豪 摄主题讲座现场。记者 卫天豪 摄

  他在翻译《季羡林评传》和《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印卷》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系统研究了两国之间的循环式交流,指出印度与中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他意识到,循环式的交流有着诸多优势。

  “循环式的文化交流史告诉我们,过去两千多年两国始终保持文化上的交流,相互学习,发展并丰富了彼此的文化。”狄伯杰表示,人文交流是一切对话的支柱,也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和相互理解。

  如今,狄伯杰还担任印度新德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他透露,现在该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已由当时的30多名增至200多名(含博士生)。

  不仅如此,当前两国青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紧密,有不少印度青年也前来海南求学。“我相信这就是文明对话带来的良好效果。”狄伯杰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以文化搭桥,推动中印关系行稳致远。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我与柯棣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