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持续推进胡杨林生态保护——大漠胡杨秋染金 筑牢生态新屏障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持续推进胡杨林生态保护——大漠胡杨秋染金 筑牢生态新屏障
2024年10月30日 18:11 人民日报客户端内蒙古频道

  金秋十月,地处北疆大漠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绚烂的季节。湛蓝的天空下,一棵棵高耸茂盛、形态各异的胡杨树,在阳光映照下,闪耀出无尽的金黄,黑河水缓缓淌过林木层层,浮现的倒影与岸边的黄沙,共同构成了一幅金黄色的画卷,正应了那句“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额济纳旗胡杨林,作为目前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绿洲、维系荒漠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隔绝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金色生态屏障,数千年来默默守护着额济纳这片大漠中的绿洲。

  今年是黑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的第二十五个年头。2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流域各方共同努力下,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额济纳旗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集中调水、分区轮灌”等办法,努力扩大草场灌溉面积,有效补充沿河区域地下水,推动额济纳旗绿洲生态持续好转。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黑河额济纳灌域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少明介绍:“自黑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下游额济纳段累计来水161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量达到6亿立方米以上。绿洲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目前已达3528平方公里。胡杨林由39万亩增长至45万亩。”

  “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胡杨”

  早上7点多,透着秋日的第一缕晨光,魏存广精神矍铄,身体十分硬朗,只见他将手钳、铁锹等维修工具放入背囊,收拾好行装,开始一天的巡护。身为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护林员,老魏已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5年。

图为魏存广准备巡护。记者 张枨摄图为魏存广准备巡护。记者 张枨摄

  1989年,当魏存广初到七道桥胡杨林区时,当地除了一些较大的胡杨树外,植被稀疏,尽是黄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那时为了生计,当地牧民养的羊常跑到胡杨林子里啃食树叶、踩踏小苗,破坏植被。”魏存广回忆道。更有一些人,会到胡杨林里砍伐、捡拾胡杨,用于搭棚、烧火等。他的任务便是每天巡护那些被围封起来、自然恢复的胡杨林,不让人员和牲畜进入,防止乱砍滥伐。

  上世纪90年代,额济纳胡杨林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并于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9.4万亩,而老魏的管护面积也从最初的几千亩扩大到1万多亩。“胡杨繁殖一部分靠根蘖苗,由根茎长出新的小树,另一部分则靠随风飘落的飞絮,落到河边变为独立生长的始生苗。”不善言辞的老魏谈起胡杨十分专业,“只要守护好几棵大树,经过多年自然恢复生长,便能长成大片茂密的胡杨林。”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说话间,老魏十分眼尖地看到远处的网围栏有破损,他便取出背囊中的工具维修、固定网围栏。“时常会有骆驼等大型牲畜压倒、损坏网围栏,我只要看见就得修好,有时遇到牲畜钻进来,东追西赶,得忙大半天。”老魏边忙活边说。随着保护与宣传力度的加大,如今保护区里私自放牧和偷挖盗采的现象几近绝迹。

  修好网围栏后,老魏又踏上了行程。林子里的路不好走,摩托与汽车都进不来,全靠一双腿,老魏一天巡护几千亩,1万多亩的林子两三天便能走完。“这里的路我走了35年,这里的每片土地、一草一木我都无比熟悉,就算是一棵倒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老魏解释道,“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胡杨枯木即便倒了也是防风固沙的地面覆盖物,不能随便移动,其中还有部分枯木可能因缺水进入休眠期,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仍能焕发新生。

  除了日常巡护,老魏还要宣传防火,及时劝阻进入保护区的游客,防止火种入林,并及时发现上报病虫害情况等。此外,老魏还要看护十几处分水闸,管控水流以便更好地浇灌胡杨。

图为魏存广手绘的管护区水闸与渠道图。记者 张枨摄图为魏存广手绘的管护区水闸与渠道图。记者 张枨摄

  临近日落,结束了一天的巡护,回到管护站,魏存广取出了他此前手绘的一张管护区水闸与渠道图。“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胡杨,现在年纪大了,等以后走不动路了,希望这张图能对继任者有所帮助,继续看好这片胡杨。”老魏的话语里满是对胡杨林的不舍。

  “农牧民保护胡杨的意识越来越高”

  在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如今仍然生活着两个苏木四个嘎查(村)的原住农牧民273户768人,巴萨日娜就是其中之一。家住苏泊淖尔苏木乌兰图格嘎查的她,家中有20多亩饲草料地就在保护区内。

  “我们嘎查有68户牧民的3000多亩地在保护区内,为了更好地保护胡杨林,我们减少载畜数量,加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这些牧草对防风固沙起到很大的作用。”巴萨日娜告诉记者。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生态建设,达到自然修复的目的,额济纳旗于2017年至2021年完成保护区退耕9000多亩。“为此,我们成立了保护区社区共管委员会,鼓励保护区原住农牧民主动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变为保护区的管理者和保护者,现已有150多名农牧民成为公益林护林员。”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哈斯乌拉表示。

  乌兰图格嘎查就有35名农牧民担任了公益林护林员,每人年收入达3.4万元,由于农牧民们的家就在保护区内,大家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巡护,宣传和普及护林防火知识等。“如今农牧民保护胡杨的意识越来越高,就算看到一棵胡杨树倒了,也不会随便动,必须拍照留影上报给嘎查,再报给管理局进行处理。”巴萨日娜说。

  为更好保护胡杨林,保护区管理局还加强日常疫情监测防控和病虫害防治,全年分时段对胡杨锈病、木虱、网蝽等进行防治,并有序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根据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重点巡护对象、区域、路线、频次和时间,做到“林有人看、地有人管、火有人防”。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近年来,我们还在保护区内实施水闸维修、河道堤岸加固、土渠疏浚、古树名木保护、电子起闭器更换等工程,后续还将继续对保护区渠道、水闸等设施进行整修。”保护区管理局党组成员、保护管理和科研宣教科科长陈勇表示。

  在胡杨林保护工作中,当地还注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我们强化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加大人才项目扶持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到本地开展合作研究,持续选派技术骨干赴外学习培训,强化培养本土人才,为额济纳胡杨林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证。”额济纳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黎表示。截至目前,额济纳旗已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成立额济纳胡杨林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展科技项目6个,培养本土林草技术人员20余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于2020年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胡杨林保护条例》,用最严格的规定保护珍贵胡杨,遏制生态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额济纳胡杨林绿洲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区内的植被面积由2002年的27.4万亩,增加近6万亩,沙地面积不断下降,水域面积不断增加。随着生态系统逐年改善,保护区还吸引了黑鹳以及鹅喉羚等野生动物来此自然繁殖,并作为主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吃上“生态饭” 走出致富路

  随着近年来额济纳旗胡杨林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每年十月,无数的胡杨便会绽放出漫天金黄,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为他们呈现一场极致而绚丽的视觉盛宴。

  “确实被胡杨美景震撼到了,蓝的天、金色的叶子,还有水中的胡杨倒影,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体验感非常好,很值得一来!”漫步于胡杨林景区的木栈道间,来自广州的游客祝建林感叹道。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记者 张枨摄

  而对于巴彦陶来苏木昂格茨音陶来嘎查的农牧民来说,胡杨带来的生态旅游效益,则为紧靠胡杨林景区的他们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机遇。“过去生态环境不好,风沙大,各家都养羊,多的有上百只,都跑去啃胡杨的小树芽,植被破坏十分严重。”嘎查党支部书记王军林回忆道。

图为巴彦陶来苏木昂格茨音陶来嘎查。记者 张枨摄图为巴彦陶来苏木昂格茨音陶来嘎查。记者 张枨摄

  为保护胡杨林生态,2010年,地处保护区的该嘎查实行全面禁牧,牲畜全部舍饲喂养,各家最多圈养十多只,羊养得少了,如何才能保障保护区原住居民的生活来源不受影响。为此,额济纳旗积极推动保护区原住居民发展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用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方式提高经济收入。

  2018年,该嘎查有三家农牧民自发组成的旅游专业合作社,但始终无法形成规模,2021年,该嘎查以“党支部+合作社+旅游企业+农牧户”的模式,带动全员参与,发展生态乡村游,拓宽增收渠道。“我们嘎查有154户,其中从事旅游的就有80户,一天能接待500多人的住宿,旅游企业有客源,与我们签订合同,统一派单住宿,最后统一结算分红,不再像过去那样举着牌子到旅游景区拉客了。”王军林笑道。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张枨 赵勇强摄影报道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张枨 赵勇强摄影报道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游人如织。张枨 赵勇强摄影报道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游人如织。张枨 赵勇强摄影报道

  “今年来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家的8个房间,就挣了近1万元。”嘎查农牧民严红英笑道。嘎查还先后举办 “乡村赶集日”活动32次,带动周边苏木镇300余户农牧民出售自家蔬菜、水果、家禽、奶制品等农副产品,让游客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来额济纳旗就是想感受胡杨林美景和当地风土人情,到了以后,发现当地农牧民十分热情,住得舒心又舒适,体验感很不错。”天津游客张俊华说。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航拍。张枨 敖琪 摄影报道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航拍。张枨 敖琪 摄影报道

  吃上“生态饭”,走出致富路。今年国庆假期至10月12日,该嘎查共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收入72多万元,户均旅游增收0.9万元。今年“十一”国庆假期期间,额济纳旗共接待国内游客589893人次,同比增长3.7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820.749万元,同比增长4.43%。

  如今,无数的胡杨在额济纳这片苍茫大漠中扎根生长,它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用不屈的生命筑起了一座金色生态屏障,守护着这里的绿色与人民。

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张枨 牛嘉颖 摄影报道图为额济纳旗胡杨林美景。张枨 牛嘉颖 摄影报道

  (记者 张枨)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