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拉萨河畔,“两路”纪念碑与《文成公主》实景剧剧场相对而立,宛如历史守望者。
8月7日,报道组车辆沿着高楼林立的街道,开往位于慈觉林村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剧场。慈觉林村,坐落于拉萨河南岸,距离拉萨市中心大约6公里,平均海拔3720米。
这里曾是拉萨河南岸的贫困村,村民以传统农牧业为生计,经济落后。2012年《文成公主》项目启动后,这里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慈觉林,已从传统农牧村庄蜕变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型村庄,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项目引擎动 村庄焕新容
不到20分钟的车程,记者便抵达了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慈觉林村。
踏入慈觉林村,瞬间令人眼前一亮:一座座红顶灰砖的藏式小楼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整洁宽敞的水泥道路,以及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更添别样风情……
慈觉林村的村民祖祖辈辈在石头山脚下耕作,种植土豆与青稞,务农曾是村民主要生计。而今,一切已焕然一新,村里家家户户都踏上了全新的致富之路。
“之前我们村子很穷,大家找工作都难,我家靠着种地卖蔬菜为生,一到冬天就难以维持生计,没有固定收入,更别提享受生活了。”47岁的村民边巴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沉重的历史。
从前没通路,全是土路,慈觉林村很偏远,边巴每次要坐2个小时的拖拉机才能抵达拉萨市区;如今道路四通八达,骑电动车15分钟就能抵达。
西藏重点打造的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通过文化扶贫、产业扶贫的方式,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同时让当地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实现就业增收。
自2012年7月8日《文成公主》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慈觉林村的村民便以合作方、房东或务工者的身份积极投身其中,成为该项目最早获得实惠的群体。
11年来,《文成公主》一直大力拓展其IP衍生市场,目标是通过一部剧催生出一条产业链,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自2013年8月演出以来,直接吸纳及间接带动就业上万人次,累计为当地群众发放薪资约5亿元。
在《文成公主》演出的群演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8岁。他们不仅在夜晚通过参与剧目演出赚取薪资,白天还能经营农家乐或客栈增加收入。现如今,慈觉林村每家每户都购置了货车或轿车,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记者深刻感受到,《文成公主》这一文化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激活了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既为社会贡献了经济价值,实现了企业的盈利目标,又让当地群众真真切切地获得了实际利益。
村兴促融合 民族情更浓
《文成公主》作为慈觉林区域旅游发展的璀璨明珠,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和市场的热烈反响,成为备受推崇的优质旅游产品和项目。这部剧深入挖掘了西藏的旅游文化资源,不仅致力于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融合。
《文成公主》项目在过去的十年里,深入挖掘了文化核心,持续丰富了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极大地提升了文化旅游的深度体验,旨在全方位满足观众的购物、休闲、娱乐及住宿需求,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消费场所。
该项目还遵循“一剧、一街、一园”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成功构建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夜间经济全产业链体系。
夜幕降临,文创产业园区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店铺装饰得五彩斑斓,霓虹灯闪烁,将夜色装点得如同白昼。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从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到香气四溢的餐馆,每一处都散发着诱人的味道。
漫步园区内,一家小吃店门庭若市,挤满了前来观看《文成公主》的游客与当地群众。“别看我这儿只卖土豆和凉粉,可每天光顾的食客络绎不绝。”今年是旺姆在园区开店的第四个年头。
据悉,《文成公主》开演以来,吸引了各式各样的体验业态入驻园区,真正让拉萨的夜晚“亮”起来,让商圈人气“旺”起来,让夜间消费“火”了起来。
《文成公主》不仅见证了西藏文化蓬勃发展与繁荣,更是积极推动民族团结的力量,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文成公主》已成为拉萨文化创新IP的典范,不断凝聚着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强大动能,致力于加深各民族同胞的文化认同与获得感,让民族团结的纽带愈发坚固,各族人民如同石榴籽般紧密相依。
剧开富裕路 生活笑满怀
夜晚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剧场,被柔和而温暖的灯光所包围。舞台上,演员身着华丽的服饰,以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演绎,重现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传奇故事。
台下有一位拿着扫帚的特别观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已经观看了上千场《文成公主》实景剧,耳濡目染的洗礼中,文成公主的故事早已铭刻于心,不自觉中文成公主早已成为她心目中的偶像。
她就是拉次,50多岁的拉次不仅是一名保洁员,更是过去11年间慈觉林村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30年前,拉次嫁入慈觉林村,初到慈觉林村她便听闻,这里是文成公主与随从当年落脚休息的地方。
2012年,拉次和老公抓住了前期舞台搭建招工的契机,参与了搭建工作。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此拉次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花艺的精湛,她还负责过剧场的绿化工作,如今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晋升到保洁管理层,每个月固定收入达到7000余元。
回想过去的日子,那时的拉次仿佛被牢牢拴在了一亩三分地上,生活视野极其有限。除了本民族的人,她几乎与外界隔绝,不识字,更无法用汉语与外界交流。
然而,自从她踏入剧场工作后,一个新的世界向拉次敞开了大门。她遇到了众多汉族同事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充满了新鲜与挑战。公司也体贴地为她安排了丰富的汉语培训课程,帮助她逐渐突破语言障碍。
如今,拉次已经能够流利地用汉语与大家沟通交流,她的世界因此变得更加广阔多彩。
谈及文成公主,拉次的眼角不禁泛起了泪光。她深情地说:“虽然我和文成公主相隔了那么久远的年代,但她对我来说,就像是再生父母般的存在,一直激励着我前行。”说到这里,拉次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文成公主一直在她身边,给予她无尽的力量和信念。
【记者手记】
2024年8月,记者一行来到拉萨市慈觉林村,采访与“两路”纪念碑隔河相望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剧场。踏入慈觉林村,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曾经的偏远与贫瘠,如今已被《文成公主》实景剧的光芒所照亮。记者采访到了一位50多岁、面容慈祥淳朴的藏族阿佳拉次。拉次大姐的笑容,是这片土地变化最好的注脚。她的故事,见证了从文化荒漠到文旅繁荣的蜕变。采访中,记者被村民们的热情与自豪深深感染。他们不仅通过这部剧获得了经济上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西藏传统文化,让民族交融的瑰宝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文旅项目能像《文成公主》一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照亮更多村庄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
(记者:彭婧 张晓明 黄志武 德吉央宗 张多钧 薛莹 吴占云 索朗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