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丽新宁夏 绿洲千里行”系列报道之十三|六盘山:“高原绿岛”里的生态奇迹

“美丽新宁夏 绿洲千里行”系列报道之十三|六盘山:“高原绿岛”里的生态奇迹
2024年10月30日 10:18 新浪新闻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Play Video

  Play

  Current Time 0:00

  Loaded: 0%

  0:00

  Progress: 0%

  Duration 0:00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

  Color

  White

  Black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Background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Window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Font Size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Text Edge Style

  None

  Raised

  Depressed

  Uniform

  Dropshadow

  Font Family

  Proportional Sans-Serif

  Monospace Sans-Serif

  Proportional Serif

  Monospace Serif

  Casual

  Script

  Small Caps

  Reset restore all settings to the default valuesDone

  Close Modal Dialog

  End of dialog window.

  宁夏南部,六盘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西北的绿色明珠”。这里不仅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六盘儿女世代守护的绿色宝库。跟随着护林员的脚步,我们深入六盘山腹地,揭开这片绿色宝藏的神秘面纱,一同见证六盘儿女在生态修复征程中创造的绿色奇迹。

云海在山涧与山峰间滚滚流淌,宛若仙境。云海在山涧与山峰间滚滚流淌,宛若仙境。

  入秋后的清晨,六盘山在薄雾的笼罩中少了些许巍峨的锋利,多了几分柔和的神秘。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仿佛一条静谧的丝带,将山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在大山的怀抱中,王化南护林点就深藏在内。

  “六盘山大大小小分布着50多个护林点,我刚开始就是从护林员做起,随着这边的生态变好加上自己兴趣使然,我也从护林员变为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的一员。”跟随着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主任郭志宏的脚步,我们踏上了巡山的旅程。郭志宏是这片森林的守护者,他对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种动物都了如指掌。从护林员到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郭志宏身份的转变也印证着六盘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变迁。

六盘山边,一排排建筑精美的农民新居映入眼帘。六盘山边,一排排建筑精美的农民新居映入眼帘。

  “我是‘林二代’,从小就跟着父母巡山。这条路我走了快四十年,这一路的人工林都是我们一棵一棵栽种的。”正如郭志宏所言,六盘山生态修复工作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成效显著,每一步都凝聚着护林员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到防治病虫害、森林防火等多种措施的实施,使得原本因过度砍伐和自然退化而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地恢复和改善。如今,这里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丰富,许多曾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重新在这里安家落户。

  依托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潭景区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通过支部引领、协会运作、农户经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泾源县大力发展农家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振兴之路。冶家村先后荣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以前这里因为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但现在,你看,植被恢复得很好,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郭志宏边走边说,“之前巡山,会时常看到一些不认识的鸟,我就开始拍鸟识鸟,现在六盘山识别记录的鸟类已经从158种增加到了347种。” 

位于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王化南护林点。位于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王化南护林点。
时至秋季,六盘山上层林尽染,宛若童话世界。时至秋季,六盘山上层林尽染,宛若童话世界。
护林点内为护林员们巡山时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豹猫等提供了养伤、栖息的场所。护林点内为护林员们巡山时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豹猫等提供了养伤、栖息的场所。

  巡山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树木,从高大的松树到低矮的灌木,再到各种草本植物,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生态系统。郭志宏介绍说,六盘山的植被恢复工作非常注重物种多样性,这几年因为人工林密度太大不宜于野生植物的自然生长,我们就通过间伐、修枝、抚育等方式逐渐降低人工林的密度,从而增加植被的多样性。

郭志宏在保护站辖区查看红外相机抓拍野生动物的记录。郭志宏在保护站辖区查看红外相机抓拍野生动物的记录。
郭志宏与同事们将救治痊愈的野生动物放归山林。郭志宏与同事们将救治痊愈的野生动物放归山林。

  据了解,截至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已在挂马沟、卧羊川等5个国有林场,分12个标段,完成了1.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使用了133万余株青海云杉、桦树等优质苗木,良种使用率达97%。同时,完成天然林(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修复任务85.42万亩,保护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制氧、净化空气生态效益更加明显,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各种野生动物的增多,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的收容笼舍数量和面积也增加一倍,救护设施设备进一步充实,收容救护辖区内及周边地区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超50只,形成了立足六盘山,面向宁南和全区,辐射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格局。

  午后,巡山归来的护林员马成君(左)和杨成杰坐在石台上吃着午饭拉起家常。常年的护林员生活,让他们把六盘山当作自己的“家”。

吃罢午饭,护林员马成君再次踏上巡山路。吃罢午饭,护林员马成君再次踏上巡山路。

  “泾源县这种‘三天一大雨两天一小雨’的气候之前只出现在六盘山附近,随着六盘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这独属于六盘山的‘小气候’变为了覆盖整个泾源的‘大气候’,而也是从那时起,便有了18°的夏天这么一说。”看似解释的语句中是郭志宏对六盘山生态修复成果的自豪,从此,当地农户便吃上了“旅游饭”,每年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连我这个老泾源人都很难订民宿,六盘山可以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从护林员到郭志宏再到现如今无数的六盘山儿女的守护,六盘山不仅是当地骄傲,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生态修复典范。经过一天的巡山,六盘山林业人在生态修复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让人动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不仅是一段绿色传奇,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诠释。宁夏日报记者 李涛 马楠 王洋 李昊斌 文/图/视频/VR

入秋后的清晨,六盘山在薄雾的笼罩中少了些许巍峨的锋利,多了几分柔和的神秘。入秋后的清晨,六盘山在薄雾的笼罩中少了些许巍峨的锋利,多了几分柔和的神秘。
宁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