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日讯(记者 彭瑶) 2023年11月1日,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一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全面启动国家赋予的129项改革试点任务,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叠加新疆的区位优势,探索推动更高水平发展的有效路径。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能源、矿产、农牧等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2023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设立新疆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79.66平方公里,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作为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被赋予“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深化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等重大使命,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吸引资本、技术、数据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打造开放型的特色产业体系,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助力新疆打造内陆和沿边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4年5月27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驶离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新华社图片库
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2024年6月,新疆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5058家,总数达2.49万家。在诸多创新政策的保障指引下,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纷纷向新疆自贸试验区集聚,为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自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至今年一季度,乌鲁木齐片区新增市场主体5531家。特色产业正加快集聚发展,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落地,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揭牌,云存储产业园项目建成投用,引入西北五省首家零碳服务中心,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新疆服务机构落户,培育航空保税维修等临空产业。
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集聚企业280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2.74亿元、进出口总额393.88亿元。当地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等6大制造业与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4大服务产业。作为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近日,喀什与上海援疆合作形成“喀什优棉”品牌建设推广计划,将进一步规范棉花科学种植和生产加工,统一棉纺织种植生产标准意识,构建棉纺全产业链。
据霍尔果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10月21日,霍尔果斯片区新设立经营主体1825户。今年10月,新疆自贸试验区首支成功备案的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霍尔果斯自贸试验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为霍尔果斯的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同月,果园港枢纽公司、四川港投国际公路运输有限公司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正式签约,将在霍尔果斯综保区内设立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边境前置仓,开展汽车进出口、仓储、分拣、配送等服务工作,压缩通关时间,为“渝车出海”提供便利。
2024年8月17日,第十四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新疆喀什开幕。新华社记者 尚升 摄/新华社图片库
推动贸易便利化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自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自贸区贸易值占新疆外贸总值比重逐渐上升,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合计进出口值728.2亿元,占新疆外贸总值的33%。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谭磊介绍,新疆编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设工作2024年工作要点》,建立自治区级议事协调机制,提请废止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5部法规、规章,成立全区涉外法治人才培训中心,一系列举措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口岸是外贸发展的生命线。新疆自贸试验区铁路口岸创新实施“一单到底、并联作业”通关模式,班列入境检查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公路口岸实施属地直通模式,通关时间由3—5天缩短到6—8小时。中哈、中塔、中吉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农产品出口报关时间由5天压缩至1天。
交通运输发展助推外贸便利化。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建工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铁路口岸快件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乌鲁木齐和喀什两个航空口岸国际客运航线增至27条、国际货运航线达12条。保税航油加注业务与国际道路运输车辆“软蓬施封模式”试点在乌鲁木齐片区落地。
产品跨境出海催生新业态。在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加持下,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叠加优势明显。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跨境电商贸易额同比增长4.8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比去年全年翻了6倍。前7个月,喀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四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分别增长64.7%、71.1%、30.5%、31.2%。
2024年7月26日,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游客在免税店挑选商品。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新华社图片库
打造开放新高地 促进交流往来
喜迎发展机遇,新疆招商引资“干劲十足”。2023年11月6日,刚刚揭牌5天的新疆自贸试验区就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新疆是个好地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投资合作推介会上,签约14个项目,涉农产品、纺织服装、汽车制造等行业,总金额超76亿元,首次“自我推荐”收获颇丰。
正如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所说,新疆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投资兴业、创新发展的热土。2023年11月,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后首支境外债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家外资银行落户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哈方区域;12月,乌鲁木齐片区水磨沟区在阿联酋设立经贸交流服务中心,兼具交流、宣推、招商、服务等功能。
今年3月,新疆自贸试验区开立首个境外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6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实施意见》发布,大幅提高资金结算效率。9月,为推进“放管服”改革,霍尔果斯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证明联办窗口”,将两证联办整体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乌鲁木齐陆港国际客运站启动运营,将有效促进中哈两国旅客的双向交流。
截至今年6月,有6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在新疆自贸试验区落地实施或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求变、步步生花,新疆自贸试验区不断实现的“首单”“首次”“首家”,将进一步促进新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中外投资合作更为深入、人员交往交流更加紧密,为新疆构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发挥“试验田”“排头兵”作用。
声明:本稿部分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审: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