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心中扎根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心中扎根
2024年11月06日 09:43 人民论坛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河南省特聘教授 马福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的主渠道,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利于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进学生头脑”是根本要求

  全面精准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从历史长时段的纵深度和国际视野的开阔度,全面精准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对世界格局、国际秩序产生的重大深远影响,以及对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面对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在百年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意义,坚定制度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的重大论断、提出的总体目标、确定的重要原则、部署的改革举措与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内在关系,在线索比对和纵横比较中增强规律意识、把握历史主动;引导学生全面精准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战略性重大举措,紧密联系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注重全面改革等主题内容,深刻感悟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实现历史视野、现实关照、未来指向的相互贯通。

  系统掌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讲清楚“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价值取向、本质要求、鲜明特点、重要保障、思想方法,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理念、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要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当代运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要求、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讲清楚持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必须总结和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继续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让学生深刻领悟“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的根本行动指南功能与现实意义,更深入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明确大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责任和使命。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当前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而自己人生的“黄金时段”恰好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重叠,成才报国正逢其时,历史使命不可辜负,从而奋力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准确定位自己的青春责任和历史使命,进一步明晰“目前应该怎么学”“毕业应该干什么”“将来应该怎么干”,争取干一行、爱一行、强一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清醒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持续深化,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而要在坚持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落实改革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学习和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数字化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新时代青年。

  创新融入方法是关键环节

  通过课堂教学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深”。一方面,融入过程要遵循思政课教材的理论逻辑。不是材料叠加式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简单植入”思政课教学,也不是资料混合式地为了完成宣讲任务而进行“片断插入”,而应该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思政课的理论活水和素材支撑,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互融互促。另一方面,教学应具备大历史观视野。高校思政课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等“史学”内容,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教育的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精神以及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精神融会贯通讲,与党的百年历史上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有机衔接讲;要把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放到“世界历史”视野中,在中西方现代化道路、价值观念、文明形态等的比较中,引导学生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人民立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青年。

  利用主题宣讲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透”。其一,利用好中央和省级宣讲的“高站位”。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主动利用中央宣讲团和各省级宣讲团的报告等优质资源,推动政治话语从“宣传式”向“传播式”转型,把宏观抽象的文件语言变成微观具体的学理阐释,帮助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其二,利用好理论专家宣讲的“专而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各领域专家从不同学科和专业切入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可以通过散点式、分众式融入,使学生在跨学科、对同一概念的多维解读过程中深化认知。其三,利用好校内各级宣讲的“实而透”。结合学校事业和学科专业发展进行的解读,能够巧妙分析现实社会和学生的专业发展、思想状况等,讲得更实更深,更容易被本校本院学生接受。其四,利用好学生朋辈宣讲的“共情性”。朋辈宣讲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同学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高校思政课要组织培训好这支队伍,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引向深入。

  善用“大思政课”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活”。要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不能一味地宣读文件,而应讲得“有滋味”“有新意”“接地气”“冒热气”。一是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盈网络空间。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录制“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思政微课”,使其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又易于获取的学习资源;以漫画、卡通、视频、音频、H5、VR等形式,增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二是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形成相应主题并融入文艺表演、情景剧、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团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的思想性、价值性、塑造性。三是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连通思政课堂和实践基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开展基地体验式实践教学,善用、巧用、妙用数字技术,让学生在参观考察、劳模授课、调研访谈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重大成就,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精神伟力。

深化改革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