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共享中国机遇,全球嘉宾“始终看好进博会”

共享中国机遇,全球嘉宾“始终看好进博会”
2024年11月06日 06:16 新浪新闻

  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互递名片进行商务洽谈——这是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前候场区的温馨一幕。这一刻,世界仿佛很小,嘉宾共聚于此,“对深秋的上海多了一份热切期待”,而这种期待也反映了人们对开放合作的共同心愿。

  今年,进博会各方更加踊跃参与,坚持在互利共赢中更好拓展开放空间,以合作共赢彼此成就。

  不远万里来相见

  上午8时许,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罗伊·范登赫克走进会场,一手握着咖啡杯,一手拿着邀请函,兴奋地向记者展示邀请函背面的上海城市天际线图案,闪烁的新材料质地变幻着不同风景,“太美了,我一定会好好收藏”。

  虽然是第六年参加进博会,但今年是首次来到开幕现场,范登赫克原以为会“孤单”,没想到接二连三碰到好友,很快就聊起了天。他说,进博会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多边贸易、多赢共赢的平台,满满的溢出效应让纽仕兰获得跨越式发展,线下销售网络从一二线城市覆盖至25个省份、线上覆盖90%以上的电商平台,“我们始终看好中国、看好进博会,今年我们带领21家新西兰企业组团参展第七届进博会,与更多新西兰企业共享进博机遇,共享中国机遇。”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首席财务官夏博扬昨天在现场见到很多医药巨头和采购商代表,也很快“群聊”起来。在他看来,公司许多创新药在这里实现从首发、首秀到造福病患的闭环。比如,一款用于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抗体新药,在2020年尚处临床研究阶段时,就登上进博会舞台;两年后,作为“进博宝宝”,该药在中国获批,仅比美国晚了几个月。而今年,该药再次在中国获批新的适应症,进度已领先全球。“中国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也是创新的源泉。”夏博扬说。

  努力带来“新东西”

  “群聊”进行时,高管们很快开始“别苗头”,为自家展品“代言”。他们说,虽然在中国可能遇到非常激烈的竞争,但对于在华进一步开拓业务非常有信心。

  今年是瑞士知名空气净化设备企业IQAir第五次参与进博会。每次参会,IQAir都会尽量带来一点“新东西”。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哈姆说,通常他们在前一年进博会上展出的概念产品,第二年会在中国完成上市。这种从概念创新到落地转化的快节奏,让他感到非常兴奋。“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市场,外企会发现自己要面对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对策就是通过创新,进军高端市场。”他说。

  泰佩思琦亚太区总裁杨葆焱是第六次来到上海参会,他认为,进博会是一个很特别的平台,是一个欢迎大家展示创新的展会。去年,杨葆焱在进博会结束后曾向记者透露会着手新产品研发,今年他兑现了承诺:“我们将展示蔻驰全球首发的新款Tabby手袋,并对这一创新深感自豪。”

  联合利华北亚区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负责人党敏表示,进博会是让世界共享中国开放机遇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是联合利华投资中国第101年,“迎接下一个百年,中国不仅是我们的重要市场,更是不可或缺的创新中心。”

  成为共享大市场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一诺千金的进博会,汇聚着不同国家开放、创新、合作的美好愿望。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建货通天下的合作平台。开幕式现场,各国宾朋言语间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暖意。

  “通过进博会和之前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友谊前景变得更加光明。”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院院长彼得·卡格万加非常兴奋地表示,中国向非洲敞开市场大门,他特别提到了牛油果的故事。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国和出口国,鲜食牛油果2022年6月获准输华,这在当地是一个大新闻,因为中国市场有望进口肯尼亚40%的牛油果。如今,双方合作变得紧密而互惠。卡格万加希望,未来还能推动牛羊肉、蜂蜜等食品出口到中国。

  马来西亚是本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吴逸平表示:“我已是第七次来参展,今年带了约180家企业、250人团队,规模是第一届进博会时的2.5倍,展位面积也达到400平方米。”他告诉记者,过去6年来,进博会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不少第一届时参展的燕窝品牌,如今已在上海开店,很多咖啡品牌也都找到了代理商,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不少中国企业“出海”到马来西亚投资,并从马来西亚走向更大的东盟市场,带动整个区域投资加速。

   文:徐晶卉 张懿

   图:袁婧

   编辑:傅璐

进博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