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约,别样精彩。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进行中,吉林省人文交流活动展区备受关注,现场火爆。
展览展示的同时,不仅能够在现场品尝到“吉”味,还能进行“参”度参与。
咋说?去“赶山”,还能挖到宝!
“最早人们把挖人参的动作叫做‘抬’棒槌……”吉林展区,中国人参博物馆馆长刘忠凯现场讲解长白山采参习俗,也叫“放山”习俗,模拟抬棒槌的过程,如何用“棒槌锁”锁住人参,如何用鹿骨钎子破土挖参等,现场引来了众多观展者围观学习。
此行,刘忠凯带来了长白山野山参鲜品,也带来了长白山的黑土、绿苔藓,模拟长白山密林深处的场景。在刘忠凯的指导下,往来客商亲身体验密林之中如何“抬”棒槌,更生动的诠释了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
采参为何叫“抬”不叫“挖”,这是放山人对大山特殊的尊敬。而“放山”也有一整套术语和流程,比如“拉帮”进山时,人数去时为单,以求归时为双;寻参叫压山,排棍儿时不得多言;发现人参要喊山、接山、应山、贺山;要用棒槌锁系在人参茎杆上;抬参必须抬大留小,叫做养山。
抬棒槌,要俯身趴跪在人参前,用鹿骨钎子及其他采参工具小心翼翼拨弄着黑土,挖、拨、剪、吹,数次重复,一棵人参的真容渐渐显露出来。
“鉴别人参要看它的五形——芦、艼、体、须、纹。六体——灵体、笨体、横体、顺体、疙瘩体、跨海体(旧说:老体、嫩体)。“刘忠凯讲了一首传统人参鉴别歌谣: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俱此特征野山参。
目前,这项独特而古老的长白山采参习俗传承千年,长白山采参习俗2008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忠凯告诉记者,中国人参博物馆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此行进博会,将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传播给各地客商,同时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很多采购商与他约定,要到吉林长白山去,到真正的采参现场看一看、挖一挖、尝一尝。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影 越明
摄像 明鑫睿
初审: 赵鹏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