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故事】到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

【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故事】到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
2024年11月08日 10:00 新浪新闻

谢志娟(左一)采访“刚强兄弟”(谢志娟本人供图)。谢志娟(左一)采访“刚强兄弟”(谢志娟本人供图)。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雷雅妮)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7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5件、二等奖109件、三等奖185件。甘肃日报社记者谢志娟采写的新闻作品《山上种树 心底开花》获通讯类二等奖。

  75岁的许志刚、许志强是一对双胞胎,人称“刚强兄弟”。家住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老哥俩一辈子除了种地,还用50多年时间干了一件事:种树。可是,如果你问他们,总共种了多少树?他们会说不知道,因为“没数过,也数不清,别人说有三四百亩”。那有多少种呢?“不记得了。看见树苗就想办法买回家,有的好成活,有的不好成活。”那花了多少钱呢?还是不知道,反正是不舍得吃和穿,“有点钱就买树苗”。那树都种在哪里呢?这个答得上了:路畔畔、荒坡坡,山沟沟、崖边边,越种越远、越种越多……种树的典型有很多,《山上种树 心底开花》一文的叙述并不止于种树。谢志娟通过观察老哥俩在省城、在乡下的不同状态,通过在炕头、在地头与老哥俩的无障碍交流,最终以白描文字绘出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老农朴素却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来源:爱土地、爱自然、爱生活。

  谢志娟(左)跟随护林员巡山。

  “2023年5月上旬,许志刚、许志强两位老人来省城兰州参加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活动。我在活动间隙对两位老人分两次完成了采访,当时采写一篇稿件的素材已经足够。”但谢志娟很清晰地感受到两位老人坐在宾馆大厅沙发上时的局促,“他们告诉我,宾馆的饭很好吃,但来这里一周了睡不实吃不香,很想念家里的一碗面。这句话让我决定跟着两位老人去他们的家乡,到他们的生活场景中去,去捕捉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回到家乡土地上的“刚强兄弟”,迅速元气满满。“两位70多岁的老人,爬坡过坎比我都利索。”谢志娟说,“随着他们上山下坡、与他们闲聊家常的过程中,总觉得他们身上有一些熟悉的东西。我是从农村长大的,感觉他们就像是我的父辈,就像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那些很有智慧的老人们。他们教育儿女说,不要给国家添负担,要用自己的形式为国家作贡献。其实,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他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他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他们身上的那些品质那么宝贵,但是又普遍存在。两位老人说,好好地种树种花、好好地种粮种地、好好地养育儿女……这日子稳固、踏实。我也觉得这样的采访,这样的写作踏实、稳固。”

  “三十年来,我一直是一名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谢志娟告诉记者,“这篇新闻通讯的采访写作给我的启示就是,到一线去、到一线去、到一线去。离你的采访对象越近,你越能捕捉到那种最真实的东西,让他到他的生活场景中去,让他到他的工作场景中去。如果你足够重视这一次采访,请一定一定去还原那个场景,一定到一线去,一定到那个采访对象身边去,你会看到他们的那个笑容都不一样,他说话的那个神态什么都不一样了。”

  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的确,作为一名记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精彩讲好甘肃故事,充分展示甘肃形象,我们永远在路上。”谢志娟说,“还有哪个职业可以像记者一样,穿梭于360行、见证着时代的精彩与世界的丰富?还有哪个职业,能够提供这样一方沃土,使我可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还有哪个职业,可以时时促我向上,使我不落伍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为自己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而骄傲。”

  山上种树 心底开花

  ——老农“刚强兄弟”的丰厚人生

  75岁的许志刚、许志强是一对双胞胎,人称“刚强兄弟”。家住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老哥俩一辈子除了种地,还用50多年时间干了一件事:种树。详情>>

  甘肃3件作品获奖!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7日揭晓。详情>>

甘肃省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