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思政课|辩证把握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大思政课|辩证把握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24年11月11日 10:01 人民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和学识,就要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是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和学识的集中体现,而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是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的组织方式,因此辩证把握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是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着力点,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效能的重要抓手。

  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逻辑

  内容与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是事物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内容,运用什么方式和载体承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思政课话语传播的形式。一是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包含着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二者互为表里,辩证统一。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得以存在的基础。同样,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准度、效度就会大打折扣。二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规定着形式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要根据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来看,大学学段思政课内容以理论性为主,就要采取与理论性话语相符合的话语传播形式。与此同时,形式变化也会推动着内容的发展。教育数字化、数字思政的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三是坚持辩证思维把握内容和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效能,坚持内容为王,既要警惕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避免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陷入“哗众取宠”;同时,也不能忽视形式的作用,要把内容和形式有效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既有质有料,又入耳入脑入心。

  守正创新推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根本遵循。思政课讲道理,是讲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能的大道理。思政课要讲好道理,需要立足学科理论基础、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知识体系和话语叙事方式推进其话语传播内容建设。一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即规定了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的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从思政课发展史来看,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同步推进的,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思政课建设就跟进一步,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就丰富发展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引领推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发展。二是依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理论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为大中小学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建设提出了致思理路,也为不同学段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理论性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的表征,要求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要在知识性、学理性上下功夫,运用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蕴含的道理学理哲学说服群众,进而掌握群众。三是立足知识体系和话语叙事方式,厚实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课程特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六门思政课(含形式与政策课)构成,由于各门思政课知识体系和话语叙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原理话语、历史话语、中国化话语和实践话语等,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体系。“各美其美”,方能“美美与共”,不断厚实各门思政课话语特色,才能整体上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质量。

  丰富发展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

  思政课要注意方式方法。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要根据其内容需要调整优化,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也要结合其形式要求充实提高,达成“双向奔赴”。具体说来,一是沿用好形式,运用好课堂主渠道。课堂是课程知识传授、价值塑造、思想交流的系统化、组织化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用好主渠道,就要坚持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同向同行,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协同推进,善用社会大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坚持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无缝衔接,实现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覆盖。二是改进老形式,优选好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对象是成长发展于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的“一言堂”、单向度的“灌输”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大学生诉求和时代需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面向大学生新的认识特点、接受规律是改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的立足点。大学生独立、平等、自由的主体性意识觉醒,要变“一言堂”为“互动课堂”“探究课堂”“翻转课堂”,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交往方式多样性和多元化,丰富了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打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组合拳。三是探索新形式,把握好数字化这个“最大增量”。数字化生存是新时代大学生重要生存方式,数字化赋能是探索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形式的“最大增量”。运用数字技术让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活起来”,以数字场景再现等方式,让大学生沉浸式体验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运用数字技术精准把握大学生思想需求,精准输出相应内容,满足其发展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推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内容数字化,适应大学生数字化生存方式和接受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效能。(倪松根,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远,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传播整体性研究(AHSKY2020D64)阶段性成果。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