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了各地在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于日前印发。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确定的重点任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儿童人口约3.04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世界儿童总人口的1/8。而我们都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一座城市如果想永续发展,就必须先让城市里的孩子得到永续发展。城市环境必须能够确保孩子健康,支持孩子全面发展,孩子长大后才会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使者。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建设社会、促进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则是典型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在今天看来,能够呵护并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着眼于未来,则是为城市继续繁荣、社会继续发展,蓄养大量的后备人才与支撑力量。为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时,应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重视顶层设计,完善体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确定的重点任务。为此,各地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主责部门、配合部门应明确职责与义务,出台相关建设标准,明确通过测评的城市的奖励措施,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适儿项目的实施,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抓紧抓实抓细。
加大宣传力度,补齐短板。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意义深远,然而,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全国范围而言,依旧亟待提升。因此,加强对政策制定者、城市设计者、媒体工作者、儿童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培训,使其成为政策的实践者和监督者;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优秀案例,普及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理念,提升社会公众尊重儿童权利的责任意识。以此为基础,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对儿童活动、儿童成长不够友好的环节,及时改进。在此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引导儿童参与其中,在真切了解儿童诉求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儿童的主人公意识。
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而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面落实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从细节入手,让每一座城市,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绽放儿童友好的温馨光芒。(作者 范德洲 乔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