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情绪成为年轻人的消费需求,除了物质上的获得感,年轻人也希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年轻人的消费观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为“情绪价值”买单、“快乐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拉满“情绪价值”,有利于丰富消费场景、满足多样需求。让情绪价值与消费价值共振共鸣,使之成为消费增长的新支点。
从“买得省”到“买得乐”,反映的是年轻人消费需求已经从以前的更注重“物质满足”转为更注重“精神满足”,从以前的“有没有”转为“好不好”“开不开心”。不同于习惯了实用主义和节俭传统的老一辈消费者,处在“仓廪实”和加速流动社会的年轻人虽然拥有更多自由,但也更加孤独,生活中的无形压力更大。这时候,一些具有情绪补偿功能的消费行为就如同“情绪解药”,能够让大量年轻人心甘情愿为其买单。比如,部分拥有大火IP的“谷子店”(“谷子”是英文“Goods”的谐音,代表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双十一首日成交额就超亿元,就是因为其能够让年轻人短暂逃离生活压力,在特定群体中找到共鸣和认同,满足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情绪经济”也已经成为文旅市场新的“掘金密码”。无论是随心所欲的Citywalk、一天玩转8个景点的特种兵旅游、寻找冷门景点的反向游,还是天水麻辣烫、王婆说媒、贵州村BA、淄博烧烤等的爆火,其背后都是因为给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情绪价值,让游客在不远万里奔赴一座城中体验到了愉悦、放松等正面情绪。《2024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数据显示,在今年双十一为“快乐消费”的支出中,旅行相关的囤机酒产品、旅行线路等消费占比42.3%,音乐节、livehouse、脱口秀、戏剧等文娱消费占比29.6%。所以,旅游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地标打卡,而是日渐成为年轻人体验生活、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独门秘籍”。
“情绪价值”在消费市场澎湃成势,“悦己消费”在年轻人中成为潮流,由此派生的“情绪经济”也值得被重视和深入发掘。面对年轻人既要“买得值”、又要“情绪价值”的当下,市场也应从“低价内卷”回归到“价值竞争”。一方面,商家要注重挖掘用户心理需求,聚焦于自身特色与服务,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让年轻人通过购物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更获得情感上的享受。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交媒体互动、个性化服务等,为年轻人提供独特性、唯一性的体验服务,与年轻人实现情感连接,把“情绪价值”拉满,切实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
“情绪经济”尚属于新兴事物,相应的监管也应该尽快跟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营销、“擦边灰产”、网络诈骗等侵犯消费者权益和扰乱市场环境的行为进行精准识别、严厉打击,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情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然,年轻人自己也要透过“情绪消费”的表象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诉求,避免陷入盲目跟风、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的陷阱,真正买来满意商品和快乐心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帅(宜昌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