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就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全省各级各部门正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咬定目标任务,拿出硬招实招,加快推进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在安徽落地落实,奋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落实增量政策 提振市场信心
11月12日,位于合肥荟聚商场的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内,不少消费者正在试乘和联系试驾。
“我想把油车换成电车,刚向店员咨询了解到,根据安徽目前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置换补贴金额相当高,挺心动的。”正打算试驾的合肥市民汪先生说。
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全省上下积极抢抓机遇,努力把各项政策用足用好、激发发展新动能。
通过发放消费券、补贴等举措支持消费活动,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实实在在地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将推动财政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着力保障重大发展战略和基本民生。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资金,以更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加力落实财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扎实做好地方存量债务化解和风险防范工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金融监管部门与住建部门共同指导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以满足合理的房地产融资需求。
“我们的项目在进入‘白名单’的当月,就获得中行1.2亿元授信。”日前,金寨金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卢磊说。对“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支持,缓解了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了项目加快建设和交付。
近期,房地产领域增量政策还在持续推出。据了解,安徽金融监管局将深入推动近期房地产政策落地,进一步督导加大“白名单”项目授信审批和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对保交房攻坚战项目支持力度,有力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持奋进之姿 稳固工业增长
工业在经济运行中承担“挑大梁”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居全国第四位、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位,为打好全年“收官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保持奋进之姿,冲刺四季度,各地正拉满弓、绷紧弦,推动工业稳增长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园区是“主战场”。在总投资40.2亿元的合肥经开区临湖智能制造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上,记者看到钢结构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近8万吨钢构件完成制造、加工安装。项目建成后,该园区将成为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研发、物流、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式国际化园区。
“冲刺四季度,我们紧盯重点项目备案、拿地、开工、建设等关键环节,推动园区建设提速增效。”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招商引资新转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居合肥市首位。
企业是“动力源”。在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即将出口的奇瑞汽车整齐停放在国际集装箱码头货场上。截至10月份,奇瑞汽车年内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创造了年内累计销量及单月销量、出口、新能源的四项历史新高。
奇瑞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奇瑞将坚持技术赋能,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研发人才,支持交叉科学和跨界技术研究。
家电是安徽工业的传统优势产业。11月9日,家电品牌美菱全球首发“变频节能王”商用厨房冰箱。这是行业首款变频商厨冰箱,标志着美菱正式发力商用厨房冰箱领域,开启新赛道。
以新技术开辟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是许多企业冲刺四季度的重要发力方向。“我厅将坚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全省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省工信厅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安徽将持续加大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新动能培育,加密各类产需对接活动,做好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稳生产、渡难关;推动出台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若干措施,帮助企业轻装上阵;研究制定推进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政策咨询服务全覆盖;积极推行工业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落到实处。“通过一系列举措,千方百计稳住和巩固工业增长势头。”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
扩大有效投资 狠抓项目落地
秋冬之际,位于铜陵经开区的铜陵有色集团金新铜业分公司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忙着调试、安装设备。这个总投资103亿元的大项目,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一座现代化工厂初步成形,各区域设备全面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最高峰时,我们有三四千人同时从事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金新铜业分公司经理许中俊说,企业正抢抓进度,确保年底项目基本建成,尽早投产。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能够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后劲,释放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前三季度,我省扣除房地产开发后的项目投资增长12%。但扩大有效需求的压力仍然较大,还需加力推动项目投资,进一步稳定投资回升的基础。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能够有效缓解政府投入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11月1日,芜湖市繁昌区荻港片区EOD模式项目(一期)正式开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施工现场,十几台挖掘机正开足马力改造荒山。“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的矿坑,通过修复治理,工矿用地变成了建设用地,盘活了土地价值。”负责该项目的芜湖市临港绿色产业投资公司法人代表王爱民介绍。
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激发了活力,释放了动力。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政策机遇,利用有利时机,全力推进中央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力争“两重”项目11月底前能开尽开,确保年底前全部开工。强化重点项目摸排、调度等机制,开展2024年四批次开工动员项目现场核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年内再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针对项目用地需求,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主动服务、有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对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积极申请国家配置用地计划;对各市用地计划不足的,由省级统筹足额保障。
干字当头抓投资,众志成城拼经济。全省上下勠力奋进、拼搏实干,努力争取更大发展成果,为全国稳增长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汪国梁 丰 静 朱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