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雕花剪纸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一刀一笔,造就“纸上乾坤”。今天(11月17日),一起去了解这项指尖上的民间艺术。
这几天,仙桃雕花剪纸作品展在仙桃市群众艺术馆举行,50多幅作品集中亮相,既有福禄喜庆图案,又有传统绣花纹样。其中,一幅由12生肖共同构成的福字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仙桃市民胡林林:“特别精美,做工都非常精细,特别栩栩如生。”
生动传神的作品,源于1500多年的技艺传承。与普通剪纸工艺不同,仙桃雕花剪纸讲究的是“刻”,人物表情、神态动作都需要一刀刀刻画,作品用时最短的一周,最长的一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仙桃成立专门的雕花工艺社,每年有超一万幅雕花作品出口到法国、波兰等国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桃雕花剪纸省级传承人马又甫:“忙,日里夜里加班,半个月交一次货,一次货都是1000多套。”
2008年,仙桃雕花剪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由于雕工难、耗时长,传承起来难度很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桃雕花剪纸省级传承人马又甫:“垂直插下去,像缝纫机一样要往后面走,刀尖子不要爬(露)出来。”
记者:“我好紧张,我的手在抖,我这个手腕好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桃雕花剪纸省级传承人马又甫:“必须,这一巴掌大,(花费)两个小时,慢的得三四个小时。”
为了让技不失传,仙桃新建了雕花剪纸传习所、传承学校、景区剪纸研习馆等,定期举办雕花剪纸艺术节和展览,常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通过手工艺创作,让市民亲身体验雕花剪纸的魅力。
仙桃市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徐梓睿:“我学了半年了,剪纸的形式很丰富,可以做成徽章、书签,从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剪纸过程中我的心更静了,非常解压。”
如今,仙桃雕花剪纸有了更多新变化,衍生出剪纸日历、雕花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在一代代手艺人接力传承下,这项传统技艺正焕发新的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戎 张琼 仙桃台 彭鹏)
责任编辑 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