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主题为“积极防范气候风险,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边会在中国角举行。其间,来自中国、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位城市代表分享了建设低碳城市和气候适应城市的经验。在全球气候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开展了81个低碳城市试点
当天,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致辞中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并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尽己所能为相关发展中国家提供务实支持,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合作备忘录。
赵英民表示,为强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81个低碳城市试点和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城市低碳发展和韧性建设的经验模式。他强调,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加强早期预警和气候风险评估、促进绿色低碳和韧性转型、打造城市气候伙伴关系。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陈志华在会上分享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进展报告(2023)。他指出,中国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温升水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气候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2023年,天气气候更加复杂,极端降水、台风、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多发。
2022年6月,中国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出台多项适应气候变化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8月,《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出台。截至今年5月,已有29个省区市正式印发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特别顾问塞尔温·哈特、阿塞拜疆国会议员苏丹·玛玛多夫、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科比·布兰德出席边会并致辞,对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表示赞赏,表达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立城市伙伴关系的期望。
多个城市代表对话低碳转型和气候适应
本次边会举办了主题为“加快城市低碳转型,协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话,来自中国苏州、成都以及阿联酋迪拜、巴基斯坦卡拉奇、澳大利亚悉尼等地的代表分享了城市低碳转型的经验。
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晓明基于对苏州市的研究分析,提出在经济发展同时实现减少碳排放的可行方案,并在会上向各方呼吁双零(零碳、零废)城市建设倡议。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荷基于近年来成都市在低碳试点创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分享了通过空间规划优化工业布局实现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并探索了低碳、韧性与空间规划协同的结合点。她表示,近年来,成都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城市发展战略重要内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气候友好型城市。
迪拜环境和气候变化局局长艾哈迈德·本·萨尼分享了城市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最佳案例,通过迪拜绿色转型成功经验强调了城市清洁化发展的可行性。萨尼提到了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可以为数千座建筑提供清洁电力,并创造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济机会。
悉尼市前任环境主席兼宜可城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陈威廉结合全球城市低碳发展经验,强调以气候变化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面向未来提出城市低碳韧性建设发展建议。
随后,边会还举办了“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建设韧性城市的城市案例与经验分享”的城市对话。来自中国深圳、九江以及美国河滨市、意大利威尼斯市的代表作了分享。
作为中国南部的海滨城市,深圳面临着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本次城市对话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谭清良分享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他指出,深圳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机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系统推进“大-中-小”三个层级的海绵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努力让城市更安全、更韧性、更宜居。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明重点分享了水环境治理与城市韧性建设的经验。九江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之处,2200多年的历史都与水息息相关。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九江从全生命周期、全系统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逐渐建设出一座“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幸福宜居”的新型气候适应型城市。
威尼斯可持续基金科学顾问与威尼斯泻湖系统研究活动管理联盟(CORILA)主任皮耶尔保罗分享了威尼斯在应对海平面上升危机时的做法。皮耶尔保罗重点提到了威尼斯的“摩西工程”(MOSE),这是一项防洪工程,帮助威尼斯应对不断加剧的暴雨洪涝灾害。他表示,希望威尼斯的经验为其他同样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威胁的沿海城市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城市韧性、保护文化遗产。
新京报记者 谢莲 巴库报道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