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这一政策直面基层难题,回应群众关切,既是对长期以来基层负担问题的深刻总结,也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从实际出发,既减负又提质,方能真正增强基层干部的获得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聚焦基层呼声,破解形式主义难题。形式主义是基层干部负担过重的重要根源之一,许多干部坦言“文山会海压得人喘不过气”。某乡镇干部在采访中表示:“一项工作来回要填好几套表,有时干活的时间还没有填表的时间多。”基层承载了多重任务,一些重复性、无实质意义的事务使基层干部难以专注实际工作。文件过多、检查频繁的现象在部分地区长期存在,不仅增加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也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基层治理效能。此次规定的出台明确提出了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考核等具体措施,直击基层痛点,回应了基层干部的迫切期望。只有从制度上减少形式主义的土壤,倾听基层真实呼声,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服务群众。
优化工作机制,激活服务治理动能。基层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任务,而是优化治理机制,提高工作质效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治理的推进,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利用科技手段减轻基层负担。例如,某县通过整合数据平台,全面推行“一表制”工作法,将多个部门的重复性报表整合为一个数据端口,干部填报数据时间缩短了近70%,群众事务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在实际推进中,不少地方已意识到,形式主义的根源不仅在于任务过重,更在于管理机制的缺陷。如何构建更为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是基层减负的核心所在。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减轻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压力,更能增强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强化责任担当,构建长效减负格局。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落地的持续推动,也离不开责任担当的落实与执行。一些地方在推进减负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有的仅是表面“减负”,实则换个方式转嫁压力。群众感受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最直接标准。某农村群众在谈及基层服务时表示:“以前干部总是忙开会、写报告,现在经常能见到他们上门调研、解决问题,感觉更贴心了。”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更离不开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长效减负需要明确边界,既减少无效负担,又不放松工作要求,从而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减负体系。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体现了中央直面问题、解决难题的坚定决心。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唯有让务实之风拂遍每一个角落,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带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 潘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