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1日消息(记者邵玉琴)母亲黄河流经内蒙古包头段,给硬朗坚毅的工业之城留下了惊鸿一瞥。初冬,寒风吹皱起一朵朵浪花变成流凌奇观,晶莹剔透的浮凌在黄河水的缓缓带动下流向无尽的远方。
眼下正是观凌的最佳时期,连日来,内蒙古包头市黄河沿线成了市民观凌、网红打卡的热门景观带。
11月30日,“赏黄河奇观·看包头流凌”包头黄河观凌周活动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沿黄小镇万水泉镇“天下黄河第一村”拉开帷幕。
从即日起至12月22日,包头市文旅部门在“天下黄河第一村”举行丰富多彩的观凌及文化民俗活动。
当日,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街巷中,人头攒动。人们畅享难得的冬日暖阳,感受“天下黄河第一村”激荡着的热辣滚烫,观赏黄河流凌的冷峻壮观。
活动首日,吸引了包头市民及周边地区6万游客。各类美食、文创产品等销售总额近360万元。
赏西北民俗、品西口风情、听塞外故事。
开幕式上,热闹喜庆的威风锣鼓队演出、仪式感满满的“金猪纳福”巡游祈福以及《土默特婚礼》《昭君出塞》等沉浸式剧目轮番上演,搅热了昔日平静的黄河小镇。《西口情》的演员们走街串巷,在移步换景间展示晋剧、话剧等不同的曲艺形式,加上唢呐声的千回百转,将西口风情顿时拉满。
赶大集、逛庙会、品美食,赏民俗。
美食街区,陕北、山西、新疆等地名小吃与包头特色风味交融碰撞,激发出中华美食的活力与芬芳。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关中小吃,陕西肉夹馍、甑糕,新疆的大串烤肉……还能吃到包头本地的羊杂汤、烧麦,网红美食奶皮子糖葫芦等传统风味小吃。
对于土生土长的80后包头人来说,能拉丝的圪搅搅糖伴随着他们成长。在观凌文化活动上,包头非遗传承人将这一美食带到现场,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非遗美食展示了这座北方工业重镇悠久厚重的文化内涵,也释放出包头民俗文化的烟火气。
禹王庙会上演的一幕幕地方精品剧目吸引了当地观众的围观。而台下的特色美食区,三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炖着杀猪菜,围拢了游客们争相品尝。
杀猪菜是本地人最挂念的地方特色名菜,它承载着很多人对家乡的温暖记忆,还有浓浓的年味儿。
包头市万水泉镇王大汉村村民李焕琴和同村姐妹在现场帮厨。她告诉记者,为了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包头杀猪菜,景区准备了300斤的农村猪肉,采购了六百多斤酸菜。没想到刚出锅,就被抢购一空。
炕围画又称“炕围子”,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流行北方的农家炕头,它融汇了国画色彩和中国民间故事,其鲜艳的色泽和精美绝伦的画风,成了当时家家户户炕头最亮丽的风景线。2008年,炕围画成功申报包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天下黄河第一村”的民俗馆,炕围画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作为包头市重要文旅项目,“天下黄河第一村”和黄河大集已经成为包头一张响亮的文旅名片。
“天下黄河第一村”是指画匠营子村,位于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这个村子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黄河文化而闻名,是黄河“几字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该景区傍依黄河,与鄂尔多斯相邻,距包头市区15分钟车程。画匠营子村不仅展现了农耕风韵与西北豪迈的神韵,还通过打造综合性文旅项目黄河大集和“天下黄河第一村”,让游客体验黄河美景,领略西口文化。
今年10月,包头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正式达成合作,成立包头袁家村文旅有限公司,全面启动运营黄河大集景区项目。合作双方就文旅资源开发、品牌建设、运营管理、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支持等方面达成深入合作。
据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设计总监苟瑜介绍,黄河大集通过引入袁家村特色文化元素,打造集特色小吃、民俗体验、度假、农产品展销以及沿黄九省小院、南北商业街、黄河小吃、黄河集肥肠鱼火锅、包头老菜馆、民俗展览馆、树下咖啡馆、花语茶屋、青之海青年旅社、见鹿主题民宿、萌宠乐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丰富包头旅游的文化内涵,为包头打造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结合发展模式的旅游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