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株洲市茶陵县高陇镇龙匣村有一风俗,村民办婚丧嫁娶酒席时,乡亲们只按“一斤肉价随礼”习俗,按一斤猪肉价即15元或20元,折现送上礼金。而且这种风俗在龙匣村早已蔚然成风,甚至被写进村规民约。
眼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红白喜宴,小到小孩满月、升学、生日,大到子女结婚、新屋乔迁、老人过世等,几乎每年都要“泡”在各种宴请中,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宴请都少不了要“随礼”,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些人戏谑地称“请柬”如同“罚单”。
俗话说:“人情消费猛于虎。”多年以来,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常年被这些沉重的“人情债”所困扰,但很多人却还是碍于面子,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人家随礼500,我也跟着随礼500,人家随礼1000,我也跟着随礼1000,且随礼的金额还在年年水涨船高。前些天,笔者的一位同事就向笔者诉苦,元旦前后他共有六场喜宴要参加,他那点工资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够随礼。可见,很多人已背负上了沉重的“人情债”。
其实,说到底,很多人挣脱不了“人情债”的枷锁,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如果人人都能像湖南株洲市茶陵县高陇镇龙匣村那样“一斤肉价随礼”,不正是我们大家“心有所想”的吗?虽然“一斤肉价随礼”在旁人看来似乎“太小气”“太不近人情”,但毕竟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和传递。可以说,“一斤肉价随礼”,不但为纾解“人情消费”之困开了一个好头,而且也是移风易俗的一个好范本。
笔者以为,我们应把“一斤肉价随礼”当作一种新风尚,引领社会正能量,让“人情消费”回归正常的人情往来,让我们不再为沉重的“人情债”而背负心理压力,承受经济负担。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情义不再用“随礼多少”来衡量,真正做到“礼轻情义重”。(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