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青年夜校逐渐成为年轻人工作以外的“精神快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夜校,用晚上的时间充实自我。要想把“青年夜校”办好、办实、办长远,必须将青年夜校与青年人才成长需求相链接,在阵地建设、资源配置、课程设置三个方面下足功夫,满足青年人才学习、交友、提升技能等各项需求,为青年人才全方位素质提升搭台赋能。
精心选点布局,让青年方便来。阵地建设是青年夜校的重要支撑,必须整合阵地资源,物尽其用,在推动普惠性公共服务惠及率更高、覆盖率更广的同时,建强用好凝聚青年人才的组织阵地。一方面,要发挥现有青年之家阵地优势,统筹青少年宫、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艺之家、健身俱乐部等服务中心,全方位推动阵地联建、资源共享、活动公办。另一方面,要坚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理念,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主动适应青年人才发展趋势,将青年夜校设在青年人才方便来、愿意来的地方,并按照兴趣相近、技能相似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和学员,方便青年人才聚在一起、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有效构建休闲放松、学习交友、技能提升的“青年交流圈”,推动青年夜校工作提质扩面。
强化资源整合,让青年愿意来。资源配备是青年夜校的基本保障。在师资力量上,要将青年之家、青少年宫、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团属阵地现有优秀师资进行整合,多渠道选配青年夜校师资。既要积极引导各地区青联委员、青年讲师团、“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对象走进青年夜校,也要集聚更多思想政治素质高、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青春达人、典型榜样、学校专业教师等各领域优秀人才,为青年夜校建设丰富师资人员。在文化资源上,要“盘活”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文化礼堂、社区书房等公共文化资源,不断丰富青年夜校技能培训、联谊交友、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功能,持续深化青年人才参与机制,不断拓宽青年人才参与夜校建设和发展的渠道,使青年夜校成为引领凝聚青年人才、组织动员青年人才、联系服务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
丰富课程设置,让青年喜欢来。课程设置是青年夜校的有效抓手。既要润物无声,让课程内容有深度,也要统筹兼顾,让课程设置有温度,切实提升“青年夜校”课程吸引力。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普发问卷+精准问需”的方式,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按照“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的思路,推出符合本地青年人才需要、引领性强、烟火气浓的各类课程,全方位、多角度满足青年人才个性化需求。分层分类设置课程形式,根据当地青年人才实际需求,在工作日晚间、周末、假日等青年人才业余时间灵活安排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在授课时段上区分单次课和系列课,在课程难度上区分入门课和进阶课,满足青年人才差异化需求。利用“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品类丰富的优质文化服务,充实青年精神世界,增强其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做强文化内核,满足青年人才多元化需求,确保青年人才愿意来、学得进、有收获。(作者: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