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产品进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突破农业生产经营难题的有效手段。“山货”进城,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了市场供给链和需求链,提升了农村地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政府搭台子,百姓唱大戏,抢抓山货增收商机。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商会交流、产品博览、项目合作、联乡结村等契机,带动本地特色山货销往全国各地。浙江丽水岩泉街道积极融合多方资源,深化跨区域“村社联建”发展新模式,既让山区农民放心销售,又让城区居民安心购买,实现村社互利。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市区增设第一家让村民免费摆摊卖山货集市,公益性质摊位空间共享,既增加农民助销渠道,又打通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助农致富的“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出村进城”打响了农村“土货”的品牌和知名度,通过展示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认识农村、享受农村、留在农村。
数字助产销,触网又出圈,瞄准网络流量密码。无论是“土货”运进城,还是山货“云”出山,都能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农产品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偏远乡镇尤其要发挥好党支部纽带作用,全面升级村级助销网络,既要学习浙江省遂昌县“浙丽销”服务车模式,实现客货邮全覆盖网络,让流动共富车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支点;又要与时俱进,全方位打通“数商兴农”渠道,构建起内外联动、产销并举新路径。“引爆”杭城的淳安“书记进城卖山货”,让“千岛农品”深受大众喜爱,更是招引了一批乡村生力军“千岛农客”,助推千岛湖生态农产品的畅销和增值。
践“两山”理论,挖文化底蕴,擦亮乡村旅游招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的乡村,多是民风淳朴的乡村风貌、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现如今,杭州桐庐“西湖边的畲乡”真到了西湖边,“新合味道”的“共富巴士”驶到了运河畔,“山货”频频进城,除了“借助外力”,向上对接“联乡结村”帮扶集团的鼎力支持,还不忘“勤练内功”,深挖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开发“隐藏款”,持续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形成规模化、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文化风俗活动,养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持久竞争力。文旅融合不只是眼前的“爆红”,更要未来的“长红”,要抓住实实在在的流量,唱响全民创意“合奏曲”,共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作者:俞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