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望岳谈|何以中国,“礼乐”齐鲁

望岳谈|何以中国,“礼乐”齐鲁
2024年12月05日 15:53 大众新闻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12月2日至3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行走进淄博,聚焦“两个结合”,深化文化“两创”,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表达、可视化传播的形式,深入挖掘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多维度讲好“何以中国”的故事。此前11月30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这八个字中的后四字“弦歌不辍”,突出了对礼乐传承的重视。山东自古是礼乐重镇。《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这句话表明,鲁国礼乐属于当时最高的礼乐规格,这与鲁国是周公封地而周公在周朝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有关。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公元前560—前510)二年(公元前540),晋国的韩宣子更是声称“周礼尽在鲁矣”。

  在周礼氛围中长大的鲁国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特别仰慕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的功德,向往西周的礼乐制度和文化,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其理想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奉为正统思想,我国历代礼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准确理解孔子的“礼乐”精神,对于今天文化“两创”意义重大。

  在古代中国,“礼乐”二字重千钧,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同时两个字也密不可分。但“礼乐”二字,也是众所熟悉而常常难以准确把握精髓的两个字。什么是“礼”?什么是“乐”?《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宋代大儒程颐说:“推本而言,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因此,“礼”对应着“序”,“乐”对应着“和”。

  懂“礼”必须明“序”。序是秩序,和人直接相关的是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又和自然秩序不可分。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说:“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因此,“礼”是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统一,社会秩序法于自然秩序,中国古代“礼乐”之“礼”,贯穿着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

  懂“乐”必须明“和”。古籍中对“和”字讲得比较透彻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答齐景公说“和”,一个比喻是做菜,“和”就好比是做羹汤,用水、醋、酱、盐、梅来煮,烹调鱼和肉,去掉鱼肉的腥味,使味道鲜美。五味调和,喝了以后,就非常舒坦。一个比喻是音乐,“和”又如同演奏音乐一样,由各种声音组成,那音调、节奏、清浊、刚柔等互相配合,非常优美,听了以后,使人舒畅,这才是“和”。其中“和”和“乐”有关的比喻原句是:“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

  不但如此,晏子特别指出:如果是“水加水”,怎么能好喝?或者是“一个乐器一个调”,怎么能好听?因此,晏子是懂辩证法的,意思是“和”用于解决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而且“不同”也可以成为“和”的条件,这对于我们理解“乐”之“和”有很多帮助。

  “礼”是为“序”,“乐”是为“和”,但“礼”和“乐”加起来形成“礼乐”,则又是一个需要重新阐释的“词”。“礼”为什么要和“乐”配伍?对此,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中指出:“就本原说,乐与礼同出于仁——儒家所公认的最高美德。孔子说得很明白,‘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则内和而外敬,内静外文。就其诚于中者说,仁是乐;就其形于外者说,仁是礼。所以礼乐是内外相应的,不可偏废。礼乐相遇相应,亦相友相成。”

  朱光潜还说,“一般人对于礼乐有一个肤浅而错误的见解,以为礼只是一些客套仪式,而乐也只是弦管歌唱。孔子早见到这个普通的误解,曾郑重地申明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儒家论礼乐,并不沾着迹象,而着重礼乐所表现的精神。”

  朱光潜这两段话很重要,阐述了孔子核心思想“仁”与“礼”和“乐”的关系——“乐”是“仁”的内在之诚,“礼”是“仁”的外在之敬。礼,是眼睛所能看到,产生镜像,所以是“外在”;乐,则是靠耳朵听,声音是入心的,所以是“内在”。礼是外在的表现,乐是内在的情感,两者相辅相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中国对礼仪十分重视。在各种大型仪式活动中,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就需要用“礼乐”来规范,“礼”保持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等,“乐”则使意志集中,团结一心。

  孔子礼乐制度主张不仅在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现实意义。毋庸讳言,传统礼乐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今天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孔子道德和礼仪结合的主张,有益于现代社会的治理和教育。孔子认为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们的仁德修养,因此强调“礼”和“仁”的结合,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德治的核心,这是永不过时的做人准则和行事原则。和“仁”一样,“礼”同样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仁”的外现就是“礼”,一个人的“仁”最终是通过“礼”来呈现的;“仁”藏于心,但人们眼中能看到的就是“礼”,“礼”和“仁”是一体的,人伦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礼。道德和礼仪相互关联,礼仪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支持,这和今天强调的内在和外表一致的做人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

  孔子对真情实感的赞美,依然是现代礼仪的至高境界。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对《诗经》十分重视,《诗经》是儒家礼乐制度中的重要篇章,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所以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是因为诗三百的真情流露,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所以“思无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这是对《诗经》的高度概括,也是理解孔子礼乐精神的关键。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中国是礼仪之邦。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说明礼仪是华夏民族得名的来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齐鲁文化是中国礼乐制度的重要发源地,绵延数千年的礼乐文明,深深植根于山东人的血脉之中,在文化“两创”进程中,让“明礼生活方式”回归当代人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体的齐鲁文化是一个丰厚的精神宝库。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孔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