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年12月05日 23:49 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陈望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荣登人类非遗殿堂 传承人从不足千人到超过2万人

  列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这项在海南传承久远的技艺在文化价值和传承状况上得到了更高的认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对此评价:“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成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又一个‘中国方案’。”他建议,海南要积极做好这项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后半篇文章”,让黎锦走出“岛门”“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海南举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比赛。省旅文厅供图海南举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比赛。省旅文厅供图

  “非常开心看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一定要将这项技艺好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让非遗为海南自贸港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今年69岁的容亚美海南的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当得知这个历史性时刻激动地说。

  黎锦技艺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这些黎锦不仅是黎族人民的生活用品,还是黎族历史、黎族文化、黎族生活习俗的记录。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2005年,黎锦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06年,黎锦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锦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全省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

  2021年,海南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加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3年12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关于印发《关于支持黎锦及其文创产品发展的办法》的通知,传承和弘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近些年,海南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组建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种植基地、培养传承人、发展黎锦产业、举办系列品牌活动等有力举措,海南推动这项非遗技艺从“历史遗产”变为“当代资源”,从“濒危保护”走向“创新发展”。如今,该项技艺的传承人已有2万多人,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技艺实践课;白沙、琼中、保亭、昌江、陵水、乐东等地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建有148亩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专供传承所需。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展示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展示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如今,海南黎锦服饰已经登上时尚大舞台,除了海南本地非遗活动,黎锦还先后亮相上海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斐济时装周……模特们穿着精美的黎锦服饰,向世界展现黎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让许多人欣赏到古老黎锦和现代时尚融合的魅力。

  在实践中,海南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张潮瑛坚持将黎锦的传统工艺、图案和生活方式、艺术形态融合,在她的设计下,黎锦刺绣的蓝牙音箱,改良过的黎锦旗袍、婚礼服,时尚黎锦帆布包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她看来,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更好传承,未来,海南黎锦应该被年轻人穿在身上、放在手边、用在家里,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喜爱。

  当下,“国潮”已变为年轻人的时尚文化热词,海南本土旅游商品企业也纷纷加入“潮圈”当中,尝试将黎锦元素运用到潮服、丝巾、电脑包、手机壳等,打造黎锦“国潮”旅游商品。

  据了解,15年来,海南扎实推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工作,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与教育融合、与设计结合、与旅游融合,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得到有效传承的同时,焕发现代审美,走入更大范围的生活视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年4月,第六批国家级传承人评定结果公示,海南增加13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包括2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目前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共有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含正在公示中的2名)、25个省级传承人。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将作为国际非遗保护经典案例、黎锦将作为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品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后,如何继续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将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履约要求,进一步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加大国际国内传播力度,让黎锦成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黎锦技艺

  穿越时光

  1954年,由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和广东省有关部门组成的海南岛考古调查工作组,在海南多处黎族聚居地采集到新石器,其中就有古老纺织用具——石纺轮。

  过去几十年,在时代的变迁与传承人群的日渐式微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一度濒临灭绝。

  2005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海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8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加强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019年9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展览活动(是中国首个、世界第二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的非遗项目)。

  2021年,海南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加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海南出台《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

  2023年5月—10月,文旅部拟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

  2024年,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