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自贸港的年轻人·非遗新青年③ | “90后”符仁玲:接棒“指尖技艺”,绽放非遗“锦绣”之花

自贸港的年轻人·非遗新青年③ | “90后”符仁玲:接棒“指尖技艺”,绽放非遗“锦绣”之花
2024年12月05日 20:16 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程小丹 文/图

  11月的海南东方是暖洋洋的。东河镇玉龙村内三两孩童嬉笑打闹,邻家阿娘酿的酒香气正醇。

  一间大小20平方米的合作社里,“90后”黎锦技艺传承人符仁玲正在织锦,团团锦绣在手指与彩线的经纬交错间慢慢生成。她轻步来到屋外,抬手挡住暖阳,指缝溢出的光线和手上的黎锦相融。这是一片多彩的世界。

   接棒:传承“指尖技艺”

  黎锦,是海南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早在3000年前,黎族就开始使用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

  然而,14年前,念初中的黎族姑娘符仁玲对黎锦技艺是夹杂着一丝抗拒的。

符现相(左)和女儿符仁玲在织锦
符现相(左)和女儿符仁玲在织锦

  外婆符拜贤祥是织锦能手,母亲符现相精湛的技艺被邻里称道。“我8岁就开始学织锦,如今这门手艺可不能丢了!”母亲常挂嘴角的话,让年少的符仁玲和妹妹符仁健也早早接触了黎锦技艺。

  在那段青葱时光,看到越扯越乱的线团,符仁玲有些烦躁。之前,符仁玲离开村子到海口等地打工,干过服务员也跑过售货。每当夜晚和家人通话后,符仁玲心中会泛起涟漪,那是心中放不下的牵挂:是外婆苍老的双手勾勒出的美丽图案,是母亲的唠叨和脚下拉线机旋转发出的“吱吱”声。

  随着时代发展,黎锦再次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圈。东方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力度越来越大,村里织娘的黎锦产品有不少流向市场。和家人商量后,从2017年开始,符仁玲和妹妹符仁健开始帮村子织娘“带货”。

  自此,一件件黎锦产品从她手中滑过,再辗转各地。

  丝滑的纹路、精致的图案再次勾动符仁玲那份深藏内心对黎锦的喜爱。往后回村子日子,她不自觉拿起针线,在黎锦上勾勒出大海、星空、椰树、花草,还有黎族的文化符号“大力神”……

  这门技艺,1996年出生的“90后”符仁玲重拾了。2020年她成功评取黎锦传承人资格,成为黎锦传承的“第三代”。新老力量的接力,让非遗的潜力被进一步挖掘释放。

   返乡:发展“指尖经济”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保护和传承成为政府工作“重头戏”。东方积极打造“东方织娘”品牌,围绕乡村振兴,给黎锦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9年1月,在村“两委”、驻村干部的支持下,身为黎锦技艺传承人的符现相将家中的小卖部改造,和村子24位织娘抱团成立“白玲黎锦专业合作社”。符仁玲也辞掉海口的工作,回到村子和母亲一起发展“家业”。

白玲黎锦专业合作社内的黎锦和文创产品白玲黎锦专业合作社内的黎锦和文创产品

  “白”在黎语音译中是“妈妈”的意思。“白玲”是织娘对符现相的昵称,里外透露着亲切。而这间20平方的小屋也承载起了黎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此后,符现相母女多次参加培训和展览,推销自家产品、积累客源;符现相在2021年成功取得省妇女联合会“乡村振兴巾帼创业品牌”授权,使用更具设计感的“黎家白玲”品牌标识。

  “回来好,一起织锦!”符仁玲的回乡让符现相高兴不已,“孩子多年在外,学会与人打交道,在推进黎锦发展方面会比我们这些村里的老太太强。”

  这天,村子里年近六旬的阿娘符等玉拿来新织的黎锦,委托符仁玲帮忙售卖。她乐呵呵地说,有了合作社后,黎锦不仅自己能穿,还能被更多人喜爱,“一年还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呢!”

  看着手中做工精致,但色彩单调的黎锦作品,符仁玲萌生了新的想法,“创新!”

  符仁玲说,以前,黎族女孩在出嫁前,夫家会送来一条黎锦作为嫁妆。如今,她想让黎锦更多元化,成为一件饱含黎族元素又不乏时尚的“婚纱”。

  创新:让黎锦更多系统“触网”

  一条长2米,宽30厘米的黎锦,最快也要十多天织成;要经过纺线、染线、提花等多个步骤,黎锦技艺的纺染织绣一项不落。

  经纬交错、精心雕琢的黎锦,要被更多人喜爱,唯有不断改良、创新。恰好,符仁玲是开过眼界的。

符仁玲展示黎锦和文创产品符仁玲展示黎锦和文创产品

  2018年2月,在北京的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符仁玲、符仁健姐妹就跟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身后,代表海南黎族织锦手工艺人向世界友人展示这门历史悠久的技艺。

  同年8月,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文化交流活动,姐妹俩作为文化交流代表团一员,身穿黎族服饰走出国门,在芬兰赫尔辛基、挪威奥斯陆、俄罗斯莫斯科现场演示织锦技艺,展示由黎锦制作而成的服饰、围巾等手工艺品。

  这份经历,让符仁玲的眼界更开阔。经过琢磨,黎锦手提包、黎锦耳环、黎锦发饰等文创产品摆上合作社的货架。新颖的黎锦产品呈现出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年轻的形象,被更多消费者追捧。合作社每年能接到上百件订单,收入突破20万元。

符仁玲对着镜子挑选黎锦旗袍符仁玲对着镜子挑选黎锦旗袍

  2023年12月,东方市政府推动的“东方织娘”品牌正式发布,品牌方签约符仁玲等10位东方织娘,计划通过IP化运营,从内容挖掘、形象包装、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助力织娘走向世界市场。

  今年7月,东方2024“东方织娘”电商体系建设项目—个人IP养成培训班举行,符仁玲开启了“自媒体+电商”内容创作之路。

  目前“#东方织娘”在抖音平台曝光量超过千万,全网曝光量超过两千万。符仁玲的抖音平台IP“黎锦三代人”也发布了56个短视频,收获不少点赞。

  短视频中,是欢快的黎族歌谣,是东方旖旎风光;也是身着黎族服饰的符仁玲,在黎锦上勾勒一幅幅美丽画卷,点缀身后美好的生活……

  符仁玲说,自己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宣传黎锦技艺,“拍摄可以被NG多次,但传承要持之以恒。”

  目前东方有黎锦织娘4000余人,其中不乏像符仁玲一样的“90后”“00后”。她们在传承古老技艺“守正”,也为黎锦注入多元化的创新血液;她们以敏锐的审美感知、灵动的审美个性,正在绽放新时代的“锦绣”之花。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