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中国馆6日晚举办以“中国‘绿色长城’走向世界”为主题的边会,向与会代表展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多年的举措、经验和重大成就。
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覆盖近一半国土面积,规划建设期限长达73年,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进程中,中国以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筑起了一道雄伟的绿色长城。其中,宁夏防治荒漠化的实践,更是这道长城上熠熠生辉的砖石,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曾长期饱受荒漠化之苦。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在此交汇,风沙肆虐,生态环境脆弱不堪。然而,宁夏人民并未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持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治沙征程。
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核心依托,宁夏在几十年间持续推进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在沙漠边缘,在荒滩之上,无数的绿色树苗被精心种下,它们如同坚强的卫士,逐渐连点成线、汇线成面,阻挡着风沙的侵袭。通过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曾经风沙弥漫的景象得到了极大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宁夏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逐步退出,种上适宜生长的树木与牧草,不仅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还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逐步修复与重建。植被的增加,让土壤得到更好的固着,水源涵养能力增强,众多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归这片土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而在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实践中,宁夏人民更是充分发挥智慧,创造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
例如,草方格沙障技术,将麦草等材料扎入沙中,形成一个个方格,这些方格能够有效降低风速,固定流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这种简单却极具实效的方法,成为中国治沙技术的一张亮眼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宁夏防治荒漠化的成功实践,意义深远且广泛。于国内而言,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曾经受风沙威胁严重的地区如今农业生产得以稳定发展,特色农业如枸杞种植等蓬勃兴起,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生态基础。从全球视角来看,宁夏的治沙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上的大国担当与大国力量。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为其他荒漠化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与模式借鉴,让世界看到了荒漠化防治的希望与可能。
展望未来,宁夏乃至整个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道路上仍需继续砥砺前行。
一方面,要持续巩固现有治沙成果,加大对已造林地的保护与抚育力度,确保来之不易的绿色不被破坏。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治沙新路径与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手段,提升荒漠化防治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将中国的治沙经验与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全球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长城在世界更多的角落延伸,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