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烟草总公司第二十届职业技能竞赛(烟叶评级员赛项)近日落下帷幕,来自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王润玲,与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高手同场竞技,在这场巅峰对决中,凭借技高一筹的实力收获第一名。她说这个第一名,将是自己最好的开始。
鏖战群雄,她沉着应战成为最耀眼的职业之星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全国38家单位的200名选手参与角逐,其中66.5%的选手具有烟叶评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可以说是高手云集,本次竞赛分为理论知识、单叶评级、把烟评级和甩把评级四个模块。
来自云南保山的王润玲在前两个赛项的争夺过后,未能挤进前三。但随后的把烟评级比赛中,她及时总结经验,在两轮比赛中分别拿到了94分和87分,排名迅速跃居第一。最后一个赛项甩把评级更为惊险,由于该赛项分数占到总分的30%,稍有不慎,前面累积的优势就会化为乌有。往届比赛,前三个赛项成绩排名第一的选手,在此赛项过后让出头名的情况屡见不鲜。
关键时刻,王润玲放平心态、专注比赛流程和技术规范,沉着应战。最终经过四个赛项的激烈比拼,位列总成绩第一,获得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其所在的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代表队也获得了本次竞赛的优秀团队奖,创历届最好成绩。
谈到成绩的取得,王润玲说,她和云南省局(公司)系统的选手在这次全国比赛中的出色表现,离不开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在备战期间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在去年省局(公司)的比赛中,王润玲等来自全省各个单位的选手均有着不错表现,由于当时考试使用的只是云南省内的烟叶,选手们对全国其他产区烟叶评级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实际上并不够。省烟草质检站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为弥补选手们的技术短板,牵头制定了系统、科学且卓有成效的训练计划。
从2023年5月起,积极与全国其他产区和相关培训机构合作,把王润玲等20位常年备赛的优秀选手送到湖南湘潭、贵州贵阳、山东青州、河南郑州、内蒙古呼和浩特等省市、自治区的12个培训机构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训练,我们对当地的气候特点、物候特点以及烟叶生长的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本人对烟叶交接部位、临近等级的精准识别技能也得到了提升。”王润玲说。
与此同时,省烟草质检站还针对不同选手的技术短板,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我的动作比较稳,但短板是在比赛中对时间的把控不准确,后来的训练中,老师时常提醒我每次过手得把烟要控制在5到8秒,并且屡次打断我不断要求我提速。”回忆集训时的情况,王润玲说。
经过反复练习,王润玲甩把测评的操作更加规范,等级判定的准确率也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本次大赛上,王润玲能够在险象环生的甩把评级中将对手甩在身后,位居第一名的原因。
扎根一线 练就扎实基本功
王润玲的出色表现也得益于多年来个人在基层工作的积累。她于2014年7月进入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工作,最开始是担任生产技术员。每年2月至5月,是育苗以及移栽的时间,5月至7月进行田间管理,8月进入烘烤环节的指导并为烤烟收购做准备,9月至10月忙着收购。收购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开展样品制作、职工及烟农技能培训。这样的工作,她一干就是7年。现在虽然是质量检验工作岗位,但也没有离开一线,一直在与烟叶打交道。
扎根基层,让王润玲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深入了解烟叶生长过程的机会,同时她对烟叶质量的形成有了扎实的基础。这次的全国比赛,是对她这些年来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最好的肯定。
谈到当时在一线的工作,王润玲并不觉得辛苦,而是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烤烟分级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如果我们的指导工作不到位,没有把技术教给烟农,所收到的烟叶在交给客户时,就会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王润玲说,“我们的工作既影响到烟农的收入,也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只有我们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云南的烟草品牌才能立得住。”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五年才会举办一次,每个选手一辈子只有一到两次参赛机会。王润玲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最好成绩。但她却说,这个第一名不是她的终点,而是她的起点。
结束全国比赛后,王润玲又回到了保山,全身心投入2025年的烟叶样品制作工作中去。谈及未来的目标时,王润玲说道,本次参赛深受教练团队的熏陶与指导,这些老师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努力培养新人的劲头影响了我,我以后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去带动人、去培养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把自己做好,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才能在单位上发挥好带头作用。”
“我们的工作既影响烟农的收入,也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王润玲说。她并不满足于现状,这个第一名只是个起点,她还想成为教练团队那样的人,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单位作贡献。
云南网记者 龙彦 通讯员 蒲燕